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类帮扶政策要倾斜,支持这些行业的企业生存、渡过难关、有奔头。
“站起来,渡过难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漫长的冬天,旅游业迎来了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春风这个春天。前不久《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公告称,旅游业是此次政策将重点关注的困难行业之一。随后,重庆、四川、甘肃等地相继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在旅游业面临市场萎缩、复苏艰难的今天,这一轮政策让市场主体和从业者看到了政府帮助企业脱困的坚强决心,也为消费增长和产业创新注入了坚定的信心。”中国旅游学院院长代斌说。
聚焦体系化纾困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次疫情对出入境和国内三大旅游市场、旅行社、在线旅游人群、酒店、民宿、旅游景点和度假村、旅游车船等造成了全面影响。”代斌说。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救济政策,涉及财政支持、减税降费、稳定就业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帮助旅游业稳住了阵脚,增加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旅游业具有接触面广、聚集量大、流动性大的特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出入境团队游暂时停止,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旅游业压力持续。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分别比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下降52.1%和51%。到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为32.46亿人次和2.92万亿元。虽然较2020年有所回升,但仍比2019年低46%和49%。
旅游行业的市场主体在转型升级寻找泥沼出路的时候,都期待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春节刚过,《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就发布,重点以旅游助力产业,释放积极信号,为旅游业的恢复振兴送上“大礼包”。
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宁介绍,这一政策的最大亮点是“多部委合作,系统缓解”。除了服务业的普惠性减免政策,政策还针对旅游业的实际困难和企业的关切,在资金支持、项目招投标、扩大需求等方面给予了特别关注。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措施坚持减压与增活力相结合,统筹降本增效,兼顾当前疏解和长远发展,将为缓解旅游企业当前困难、增强广大从业者信心、助力行业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降本增效
疫情爆发以来,由于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许多旅游企业面临资金压力。该政策在延续普惠金融政策的同时,加强金融定向帮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有效信贷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投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普惠金融、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旅游领域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此外,这项政策将巩固和推广近年来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的成功做法,提高金融支持的准确性,重点缓解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的融资困难
据文化和旅游部行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政策除了继续实施旅行社临时退还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加快开展以保代存试点、允许旅游企业分期缴纳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等专项措施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覆盖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扣除,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提高中小企业稳定返还比例,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 这些政策的合力将有助于旅游企业进一步缓解资金和经营压力。
“从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都属于小微企业。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要研究和用好普惠性政策,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代斌说。
目前,在出入境团队旅游尚未复苏、省际旅游受疫情影响的形势下,旅游市场空间不足。除了政策减免减轻经营压力,企业期望通过稳健经营对冲疫情影响。针对政策行业的期待,明确提出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按照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和展览的策划、组织、协调工作交给旅行社。要求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应严格执行支出定额规定,不得以星级和所有制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为相关旅游企业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稳定企业预期
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与疫情密切相关。政策明确提出实施精准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切实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切实恢复和维护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明确提出严格执行防疫政策要求,并强调餐馆、超市、景区、电影院及相关服务场所在没有任何政策依据的情况下,不得关停或延期。
以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指明了方向,为旅游企业稳定经营预期创造了良好环境。
表示,以上举措让行业深受鼓舞,他认为这有助于解决行业困境,在不打乱疫情防控整体节奏的情况下更有力地恢复发展旅游经济。邓宁认为,尽可能利用技术手段和更科学的防控理念在降低疫情风险的同时,对行业动态、有序开放,尽量降低疫情给服务业带来的损失。戴斌表示,这些政策有利于营造鼓励消费、放心出游的社会环境,并有效提振旅游市场信心。“市场恢复了,企业有生意做了,旅游业自然就复苏了。”此外,他还表示,针对餐饮、零售、交通运输和民航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将进一步释放旅游供应商活力,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对铁路、航空公司和机场、交通的金融支持,加上相关的税收和费用减免等政策,将营造更加有利于游客出行和在地消费的环境,助力旅游业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