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那天,国家博物馆挤满了人。和家人一起欣赏文物展品,在博物馆里过新年,已经成为90后北京女孩李丹阳家的“新年习俗”。“全家都是文化爱好者。春节期间他们一口气看了十几个展览,收获很大。”她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注册博物馆5788家,实现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但是,发展水平不平衡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网络名人”博物馆一票难求,但一些小博物馆却空无一人。
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该如何盘活“家底”,用更精彩的展览回馈观众?如何用实力“破圈”,用更有创意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代表们对此有很多建议和意见。
1.策展,在用心用情上做文章
博物馆的灵魂是藏品。四川省博物馆首席专家魏雪峰代表指出,当前“千展”问题反映出文物藏品更新不足的困境。"博物馆文物断档问题亟待解决."魏雪峰代表解释说,由于许多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在上世纪80年代分离,一些博物馆的藏品已经近40年没有更新。他建议国家文物主管部门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突破文物调拨中的堵点,推动各地博物馆藏品及时更新。
收藏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藏品更准确、更精彩地呈现给观众,也考验着博物馆工作者的视野和能力。对此,故宫博物院物品部主任吕深有体会:“策展人应以研究为基础,尤其是对文物的鉴定和断代。如果研究不够深入,可能会误导观众。”他介绍,2021年,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将重新开放。通过二维码、微视频、展板等形式介绍瓷器鉴赏知识,挖掘和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策划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要用心用情“做文章”。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雕塑《雷锋》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篇。今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同名诗歌朗诵会,将雕塑形象印制成卡片,分发给观众。“我们打造了‘美好时光时刻’栏目,在节日、节气、北京冬奥会等重要时间点,用超过13万个藏品讲述中国故事。实践证明,传播的口碑很高。”吴为山委员介绍。
2.“云展”,让更多人享受艺术之美
近年来,“云展”、“云打卡”、“云体验”蓬勃发展,满足了参观者足不出户参观展览的需求,让展览“永不落幕”。
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印象深刻的“云展”,是上海博物馆策划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展。“除了展示书画作品,‘云展’还用动画、树状图等技术展示了董其昌的人生轨迹和‘朋友圈’。戴上VR眼镜还可以在他的《秋兴八景图》里玩,和线下展览很和谐。”
高峰时,它曾一天接待3万名游客。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国美术馆日参观人数限制在1800人以内。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艺术之美?“‘上云’是大势所趋。”吴为山委员说,“我们把从2004年到今天的许多展览和专题展览放在网站上,不仅延长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也潜移默化地把美融入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因。”
现在《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火爆,民族化妆服饰受追捧,考古盲盒卖断货.民族时尚、文创IP、跨界合作等。给文化界带来了新气象。
作为文博IP的“顶流”,故宫文创受到广泛关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把糟粕搞成文化创造。”吕委员介绍,故宫博物院专门成立了文创评审小组,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定期召开会议,对各类文创产品进行评审和严格把关。
在“IP得天下”的文创产业发展环境下,文创产品也存在同质化、低水平模仿等问题。
“文创的研发要强调创新、深度挖掘、强力引导,打造出既能传承历史文化、传播文化价值,又能满足当代审美需求的特色产品。”郭媛媛委员说,博物馆要想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功课”。
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很多博物馆对文化创作并不热心。“原因是大部分博物馆属于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基本只够维持正常运转,可用于文化创意研发的经费很少。”魏雪峰代表建议,“期待国家出台鼓励文化创新的资金或扶持政策,可以尝试将跨界和文化创新收益返还给博物馆,达到‘以文化养文化’和‘以文化补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