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某地举办了一场文化惠民下乡活动。赶上大冷天,别说坐下来看了,走在村街上的人都很少。但无论主办单位还是承办方,“工作思路”都是很执着的。薄雾笼罩着清晨的太阳,寒风透入骨髓,于是活动照常进行。舞台上,演员的服装漂亮单薄,主持人冻得“吐字不清”,舞者的脸颊被风吹得通红。就连台下的观众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坐着。他们大多选择站着,有人跺脚,有人转身回家。在寒风中,有几个应该到会的领导。在惠民的演出中,演员要演完才能走,领导也是,尤其是领导的座位很显眼,走了真的不好看。
其实以上情况不是个别现象,也不只是发生在农村,城市里举办的一些惠民活动也是如此。当然,大家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但我还是想说,惠民活动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在人家家里演出的目的是让人方便,让人开心。不管是冷天还是下雪天,虽然天气是不可控因素,但活动的内容、时长、地点都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好看”而搞“程式化表演”
在公共文化领域,相关服务当然要有标准和规范,但思想不能程式化,理念也不能程式化。
比如一些地方文化馆做惠民演出,内容是杂技、曲艺、歌舞。节目不能说差,但对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总是给他们提供这些传统项目,显得有些单薄,缺乏新意。一些地方博物馆的工作思路也比较保守。在开展惠民活动的时候,总是讲办了多少展览,参观了多少次,或者只是把几个文物、展板搬到学校、社区,缺乏规划和精准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千千万万的人。时代在变,人的需求也在变。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时俱进,随时都在不断变化和调整。十年前,在农村表演就是唱歌跳舞。十年后,下乡还是老样子。不能说人们不喜欢,但人们肯定没那么喜欢了,新鲜感也没以前那么大了。那么,服务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不可忽视的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考虑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找到与上级政策和相关部门要求的契合点。这大概是新时期公共文化从业者面临的共同而艰巨的命题,即如何突出服务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时代性。想了想,笔者认为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是不可想象的,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人民群众中摸索如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