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了!”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小鼎陷入甜蜜的烦恼。昨天,刚刚登陆春晚,即将第二次来上海的《爆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经售罄。观众对“加演”的呼声高涨。尽管大剧院已经和演员们计划了额外的演出,但张小鼎说,“额外的演出不能满足购票的需求”,“因为我们上半年的演出日程已经满了”。上海作为亚洲演艺之都,演艺消费实力蒸蒸日上。
当日,上海大剧院2022春夏演出季发布。2021年,上海大剧院收入突破1亿元,已恢复到疫情前2018、2019年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今年的演出将更上一层楼。从3月到8月,60多场200人的演出和艺术教育将陆续展开,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同等水平。一方面来自于上海大剧院策划延续“中国有戏”主题和“首场演出首秀”单元设置的举措,促进了国内优秀艺术家、国有艺术团、民营演艺机构和海外演艺资源的合作。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的“上海观众”正在为亚洲演艺之都的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大西阳”计划呼之欲出,凸显演艺界的“溢出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开启2022春夏演出季的“首演首秀”单元,摆上上海大剧院的剧目参与制作标签。三部作品分别是昆曲《牡丹亭》,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就像上海大剧院的“殿堂级”剧场定位一样,这三部作品都是东西方古典文学作品在中国舞台上的当代演绎。几部作品都是汇集了国内外知名团队和艺术家的作品:《牡丹亭》由梅花奖两位得主张军和单雯饰演;《卡拉马佐夫兄弟》由大剧院与韩版合作打造;《弗兰肯斯坦》由尼克迪尔编剧,前环球莎士比亚剧院艺术总监多米尼克德罗姆古尔执导,并邀请舞蹈家王亚彬参与。
创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大剧院向演艺上游的深化布局。在张小鼎看来,这将进一步提升创意研发的专业水平。剧场的d和内容制作,帮助剧场深化演出空间运营、商业剧运营、品牌市场服务、作品孵化、人才经纪等业务领域。
同时,上海大剧院的“大西阳”计划已经形成。“大西阳”是市中心的上海大剧院,今年春天3月开业的杨浦青年剧院,2023年秋天在徐汇滨江开业的上海西海岸大剧院。这也是上海大剧院出口剧场运营管理服务开发的新版本。图——在整合演艺资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特色经营。通过“大西杨”计划,预计未来三家剧院将在同一城市同时推出同一主题艺术季,凸显演艺界的“溢出效应”。
高人气爆款汇聚小众品牌,满足多样化受众需求。
与被经典吸引进大剧院的情况相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第一次走进上海大剧院,是因为大剧院出现了脱口秀、音乐剧、街舞等新的表演艺术门类。这也让传统的剧场经营者更多的考虑如何满足这些年轻观众的需求。
舞剧《只此青绿》 ——舞画《千里江山图》就是一个例子,上海市场反响热烈。去年,上海大剧院是第一个引进的剧院。这一次,它回到了上海。三场演出门票售罄后,又一场演出很快售罄。前来观看的一部分人
此外,中国原创音乐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艺术家创作,太宰治及其人物大叶挺藏的传奇人生首次被搬上舞台。去年是第一次在上海大剧院连续上演12场,很快就宣布开始11个城市的全国巡演。最后一站将于今年7月回归大剧院,《刚果派克斯》和《凌-刘飞》的原版首映卡将同步回归。
2021年推出的大剧院“隐藏系列”以其风格化、创意化的美学而备受关注。《人间失格》由上海大剧院和半音音乐联合出品,是“隐藏系列”的最新演出,融合传统古歌和古典诗词唱法,邀请观众来剧场“听”一听《阿尤春图》,将于4月在别克中剧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