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的线条组成了一本书,随风翻页,看起来就像一面风帆在破浪前行。在顶部,有一只鸟在拍打翅膀。因为充满了智慧,所以看起来很安心,充满了自信。昨天,上海图书馆在新建的东馆发布了新版组织标识。新LOGO以“风在扬帆,鸟在飞越山海”的视觉形象,寓意上海图书馆将以智能复合图书馆的全新定位,在“大阅读时代”种下属于上海这座“人的城市”的诗意栖居。
“我们希望用新的徽标来刷新人们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比如学海无涯,学海无涯。读书需要‘勤奋’和‘吃苦’,这当然没错,但图书馆不再只是一个苦读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在现在的图书馆里,读者感到更富有诗意和创造力。“正如LOGO中波浪线勾勒出的海面所暗示的那样,上海图书馆将致力于像大海一样连接所有的人、空间、媒介、内容和知识,所有的河流都将流入大海,最终都将汇成一个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相融合,物理空间体验在云端与在线交互相连接,图书馆员的创造力与智能工具相匹配的大数据时代。"
据透露,上海图书馆于1996年开馆时设计并推出了第一代LOGO。新LOGO由秉承“东方情怀,西方魅力”理念的国际知名设计师担纲,整套视觉识别系统由深谙上海文化发展的本土顶级设计师沈完成。它所蕴含的多重意象,既是对阅读时代的解读,也是对上海图书馆实施的“智慧、包容、互联”3i转型战略的诠释。LOGO对称,呈现两种深浅不同的蓝色,寓意上海图书馆将全力推动自身图书馆与东馆的协同发展,兼顾公众阅读推广和专业图书馆服务,为各年龄段人群和多样化知识需求创造包容的环境。
同时,当天还公布了“东馆受邀艺术家名单”。来自国内外的10位艺术家将根据领域特点为上海图书馆东馆定制10组艺术品,将艺术之美融入阅读空间。目前,三组艺术装置已经完成并揭幕。分别是谷文达的《高山仰止》,樊深的《往来春秋》,郑崇斌的《飞石》。
其中《往来春秋》与中庭大厅的地面融为一体,灵感来源于报纸上的字里行间。艺术家有规律地把文字内容用白纸黑字擦掉,只留下标点符号,直观地表达了书刊中段落结构的形式美。正如图书管理员黄解释的那样:“越是看得见的东西,越是形而上的东西。”简单的线条、符号、色彩,蕴含着无限的内涵。每一个来到东馆的读者都是一个解读者和书写者,可以在智慧殿堂书写自己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