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电 为进一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和文物资源,利用学生课余服务时间、节假日、寒暑假等资源,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如何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和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质的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要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有效服务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要积极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剧院、红色旅游景点等场所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优先保障青少年校外实践需求。鼓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为青少年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器材、师资等设施。鼓励文物单位、艺术院校、旅游院校等面向青少年开发设计教育创意产品,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品课程。
同时,通知要求,推进优质服务进校园,开展文化进校园系列服务,支持学校课后服务,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根据中小学课程教材和地方特色,遴选推荐一批适合进校园的戏曲曲目、非遗项目和艺术培训项目及教材。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学校开展文艺辅导,推动优质资源向边境民族地区和农村倾斜。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选择适合进校园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红色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
通知还提出,要推进“文化教育合作”机制,以优秀典型为榜样。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签订文教共建协议、举办文教互动活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公共文化机构、剧院和红色旅游景区参观学习。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艺术团、艺术院校、红色旅游景区在联合开展中小学生校内外活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青少年精神素质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