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为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80万人,增幅超过21%。与2017年相比,申请人数增加256万人,增长1.27倍。半月谈记者发现,一些学生在了解考研原因后,热爱自己的专业,一心一意学习。然而,当大多数学生谈论考研的目的时,主要目的仍然是增加他们的申请权重,缓解弥漫在社会上的就业焦虑。其他同学也跟着学,报名备考,因为不想与众不同。少数学生抱着“想多玩几年”“怕变成群居动物”的心态加入考研大军。(2月9日半月谈)
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因为“不想与众不同”。因为有这种想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在上述报道中,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边宇轩介绍,大约5年前,班里大约有50%的新生表示想考研。现在大一新生考研意愿高达80%。即使是高三,也有70%以上的学生在备考。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考研上大学确实会被认为是“异类”,而在网络上,类似“不考研就觉得自己是异类”这样的帖子越来越多。
不考研,就成了“异类”。合理吗?答案是否定的,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型的,两头小中间大,即中产阶级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大,而精英和底层阶级的数量相对较少。与橄榄型社会结构相对应,橄榄型人才结构更科学,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要大于高中以下学生和研究生以上精英的比例,这才是科学的。这样,人力资源就有可能被分配到更广泛的领域并得到合理分配。有专家指出,如果研究生培养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各类研究生将失去“拔尖人才”的光环。
情况也是如此。近年来,“学历贬值”不仅体现在本科生就业难,也体现在研究生学历认可度较低。不仅高校有人说,虽然目前研究生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但一些毕业生在质量控制上被忽视已经成为事实。也有用人单位说,有些硕士不如以前的本科生。
其实,考研还是就业,两个选择都可以精彩,关键是要有真才实学。就业不仅关乎学历、专业技能等加分,更是就业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需要从高等教育招生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善国内消费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加以解决。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追求一个好名字,增加自己申请的权重,避免就业的压力,甚至只是“不想与众不同”、“想多玩几年”、“害怕成为社会动物”,这种想法既不健康,也不利于自我提升。
说白了,把考研当成“异类”,就是本科生的自我歧视,会加剧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非理性欲望带来的焦虑,加剧就业市场的扭曲。当今社会存在学历歧视、学历高消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