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付出关注和金钱。随着短视频作为一种传播形式的兴起,泛知识短视频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当许多视频UPs(编者按:——在视频网站和论坛上上传视频和音频文件)蜂拥而至并输出“知识”和观点时,泛知识的短视频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络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受访者指出内容同质化是泛知识短视频最大的问题,43.6%的受访者指出泛知识短视频侵权事件频发。
受访者认为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容同质化
成都某公司UI设计师高志远(化名)经常浏览设计和评论的短视频。他认为泛知识的短视频比较多。“说到知识,我们可能很容易想到精通这一领域的专家。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很多在某个领域积累了经验的普通人开始了泛知识的短视频。他们中的一些人知识渊博,独树一帜,他们从阅读中受益匪浅。其他的只是玩噱头和炒热点,没有营养和创意。”。
上海某大学心理学系学生李卓成(化名)最近在做一个心理学方面的科普短视频,打算建立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在心理学中浏览科普短视频时,李卓成发现,大多数科普短视频都是真人,从正面拍摄,内容相似。“如果讲师不精通该领域或者有突出的头衔,很难打动人”。
调查中,被调查者指出内容同质化(63.9%)是泛知识短视频最大的问题,43.6%的被调查者指出泛知识短视频侵权事件频发。
2020年11月,12426版权监控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共检测到3009.52万条侵权短视频。独家原创作者侵权率高达92.9%。
泛知识类短视频应成为启发受众思考和探索的存在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泛知识短视频存在伪科学泛滥(50.3%)、系统学习困难(47.3%)、独立思考不利(26.2%)等问题。
“一些自称是心理科学的‘心灵鸡汤’账户,对内容的科学性完全不负责任。”李卓成发现心理科普视频里掺杂了很多伪科学的东西,这让他觉得有些气愤。“泛知识短视频因为‘知识’二字的加持而显得高大,但内容却五味杂陈。”。
高志远回忆说,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吵架,因为他们对一个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引用了他们看过的短视频中的许多观点。“我想了想,其实我们并没有仔细理解这个事件。因为看过一些视频评论,感觉很了解,也很坚持。其实我坚持的只是别人的看法。
高志远认为年轻人崇尚知识是件好事,但学习永远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看短视频学东西,可能不仅学不到真知识,反而会变得肤浅固执”。
李卓成认为泛知识短视频的流行是因为它迎合了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习东西的需要。但看这样的短视频,不能只停留在消费知识层面,更不能完全相信其内容。“泛知识短视频应该是启发观众思考和探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