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讲述了过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要丰富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就要利用好博物馆的宝库,加强文物的发掘、解读、传播和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要让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活起来,不仅要停留在文物的表现形式层面,更要深入到价值层面。在引导人们欣赏文物美的同时,要注重提升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
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巧”、“动”。“转”,即按照《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加强文物的整体协调,建立和完善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智能化”是指大力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动”就是加快文物活化的关键共性技术,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受众与文物的互动。
文物要活下去,就要正气,要创新,要塑造,要铸就灵魂。这就需要文物工作者深入挖掘文物本身及其历史阶段的故事,准确阐释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的独特价值观。只有深刻理解文物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文物工作者才能准确提炼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认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让文物活下去,让文物深入生活。博物馆的展示、解读和传播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方式方法,拓宽视野和渠道,以优质的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取感。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文物展览的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
(原发表于《人民日报》作者:王春法摘录:向峰、杨欣悦、贾跃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