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记者走进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会纪录片8K超高清实验频道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一部清晰可见、身临其境的8K纪录片正在五彩缤纷的大屏幕上播放。
前不久,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指出,“8K超高清是本届科技冬奥最大的技术亮点。”那么,与传统的高清电视频道相比,8K有什么好的呢?如何才能让播出的节目超高清;通过8K看冬奥会是什么感觉?
2021年12月31日,国内首个为观众提供8K服务的电视频道——正式上线。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录片8K超高清实验频道将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盛况的全方位纪录片报道提供技术支撑。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们肉眼能捕捉到的图像视野范围在100左右。根据科学计算,当与屏幕的距离约为0.75倍时,可以接近图像的最大视野。这就需要8K分辨率才能看得更清楚,也就是说8K是最接近人眼真实视觉的超高清视频技术。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陈翔表示,与传统高清电视频道相比,8K电视节目将大大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帧率达到50帧,分辨率是4K的4倍和16倍。高清76804320的超高清分辨率,可以形成最佳的观看距离和沉浸式视角。
“8K画面从中心到边缘都非常清晰。不同的人看同一幅画,但他们看的观点不同。以前看高清图片,大家都盯着一个角度看,而8K没有办法控制观众,很难引导自己的视线,给了观众8K多视点观看的快感。在拍摄前节目的制作中,我们充分保留了画面中所有可观看的细节,让观众有选择地观看,发现亮点从中获得乐趣。因为人眼的观看特点是喜欢看明亮、明亮、实焦的画面,而8K画面有大量符合上述特点的细节观影点。”电视制作中心技术总监郭浩军介绍。
据了解,8K超高清实验通道系统的建立包括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特效制作、音频制作、传输环节、综合播控、终端显示等诸多环节。其中,后期制作中的配色环节对于控制8K图像的质量尤为必要和重要。
在超高清直播间,郭浩军指着原图素材与成品色彩的对比,说:“后期制作中,需要突出原图主题,调整一些细节,比如主持人脸上的粉粒和皮肤瑕疵等。给观众带来更美的感受。技术人员使用8K审查和配色系统科学地匹配颜色,调整曝光和色温,调整黑色水平,填充和软化面部,增强图片,增强主体光线,调整手的肤色,处理图片的边缘,以及风格化的配色,包括细节增强等。”
为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战略思路,2021年4月,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8K项目专班,自筹资金,全力推进冬奥会纪录片8K超高清实验频道的筹备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北京广播电视台完成了8K项目核心体系建设、内容制作储备和8KApp研发三大主要任务,形成了20多项国内自主知识成果,制作了50多个小时的8K精品节目,积累了100多个小时的8K素材,顺利完成了试点频道的筹备和播出。
北京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毕江表示,未来频道将以冬奥会超高清转播为契机,持续开展超高清、高科技视频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城市户外大屏、示范社区中屏、个人终端小屏进行联动,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跨屏融合传播。推进8K超高清集控平台、城市户外8K大屏、8K示范社区建设,推广5G云接力背包、AVS3视频接收技术、多站点实时连接系统等13项服务冰雪赛事,实现多终端用户体验、跨屏融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