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捷星鑫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组成项目组,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数据采集、内容梳理和趋势分析。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最近也发布了。
评测结果
APP广告总量在疫情前后变化显著。项目组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了12000次抓取。据统计,在APP内置的SDK插件中发现了4298个广告。前6个月和后6个月差别很大。
APP广告的背景集中在头部交易平台,出现马太效应。1.2万爬虫的数据显示,大型广告交易平台推送的广告数量呈现两个上升趋势,而中小型广告交易平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与弹出干扰、强行推送、信息窃取、与色情相关的赌博等问题相关的广告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随着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监管的加强,APP内置SDK插件的广告行为日益规范。
消费者强烈反映的APP广告“关不掉”问题依然突出。通过分析600个应用的广告行为,发现58%的应用包含广告,69.7%的广告没有“关闭按钮”,如微信、车载家庭、快看视频、36氪等。
个性化广告推荐是常见问题。个性化广告推荐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而且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大量信息为前提。但是在测试了600个应用的相关功能设置后发现,只有14.5%的应用能够找到关闭入口的个性化广告推荐。项目组重点关注用户数量较多的微信APP,发现微信APP隐私政策规则冗长复杂,个性化广告推荐入口极其隐蔽,关闭流程设置繁琐。它还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消费者永久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权利,消费者只能关闭六个月仍能看到广告。
APP广告发布商的责任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对600个APP广告的检索和分析,发现很多广告都存在问题。比如微信在朋友圈推送的广告,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虚假宣传,隐藏广告(销售)主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