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和剧评人一般都会戴有色眼镜,或多或少,有意或无意。但是,如果有色眼镜成为流通的商品和标准配置,电影批评和戏剧批评成为群体刻意行为,那就混乱了。
最近两部热播剧接连出现“超前评论”。在某评分平台的评论区,剧播前大量短评涌入,评分呈现一星五星的两极分化。据央视曝光,这些短评和评分很可能是网上水军接单后的管控和评价造成的。
电视剧还没出现,演员还没出现,口碑之争进入白热化状态。这样荒诞的营销方式,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不仅丑陋,还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干扰影视剧市场正常秩序。此外,通过控制和评价来掩盖真实声音,制造虚假口碑,这种混淆视听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舆论场的清晰生态。
对此,我们有必要问一问:水军刷控评的灰色产业是如何在评分平台上崛起的?
从细节上来看,水军的评价短期内可能会让多方受益:水军获得报酬,影视剧获得口碑,竞争对手空间被压缩,平台获得流量和利润。看似双赢的利益关系助长了管理层的营销嚣张气焰,也让相关平台逐渐失去了严格监管的积极性,让评论区“寸草不生”,彻底成为演艺公司的厮杀之地。
然而,从长远来看,评估造成的损害是全方位的。对于演艺公司来说,如果剧集总是陷入无意义的争论,剧本和演技得不到相对公正的评价,很可能会被直接贴上炒作的标签,被“用脚投票”,无法有效地向观众展现实际的制作投入,更谈不上树立真正的口碑。对于平台来说,如果大量剧集的评论区被“淡化”,客观性和公平性荡然无存,那么评分将逐渐失去参考意义,平台本身的口碑也会大打折扣。换句话说,如果任由水军横行,那么整个演艺行业就会陷入“唯评分论”的陷阱,风越浮躁,优秀作品越少。
诚然,口碑是文艺作品质量的体现,是作品吸引更多受众的重要基础,但口碑必须以内容为基础。一部广为人知、广为接受的文艺作品,固然需要一定的营销手段来拓宽受众、提升影响力,但广为人知、广为接受的根本原因还是高质量的剧本、摄影、演技和服务。一味追求高度一致的风格评价,而忽视内部细节的打磨,其实是把影视剧的口碑和内容放在了马前。这种口碑营销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即使一些不了解真相的观众被吸引去看,他们最终也无法逃脱这部很快被抛弃的剧的结局。
看一个评分平台不难发现,水军刷分控评的现象很可能不仅仅存在于两部新上映的剧里,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此,我们敦促相关平台及时清理水军评论,规范营销活动,建立更加客观公正的评分机制。也希望演艺从业者在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能够摆脱恶性竞争的泥潭,从容创作,以真诚的目光接受大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