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全市不可移动文物343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区级文物保护点2747处,呈现出合理的“金字塔”结构。同时,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也逐渐形成了“点、线、面”的保护体系。
这是最近上线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透露的“大数据”。作为上海市第一本反映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历史、就业现状和前景的蓝皮书,本报告由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历时两年编制完成,填补了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综合数据指标的空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有很多坎坷和成就!”同济大学教授吴江如总结了上海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历史。他说,上海在现代建筑保护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88年进行了现代代表性建筑普查。之后,又根据自身遗产特点,在国内率先进行地方保护立法,逐步确立了“镇村”“点、线、面”的保护对象和管理体系。按照“一切都要保护”的原则,建立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划定历史文化区。
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的旧地面文物相对较少,但有丰富的现代建筑。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卓认为,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内可供借鉴的案例不多,但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上海自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和体系。
《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对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做了全面、全景的梳理研究,是实打实的档案。全书共分四章十六节,系统总结了影响行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和内部驱动力,首次公布了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领域发展现状的关键大数据,收录了近年来上海建筑遗产保护的优秀案例。其中既有文物的保护修缮,也有文物控制区内的新建工程,对如何保护利用文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文物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新旧建筑的协调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是否好看不是历史建筑的唯一价值,甚至不是主要价值;不一定,时间越长,价值越高。关键是它背后的故事,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价值。”在吴江看来,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成为网络名人的打卡地,说明整个社会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不应该只被视为风景,而应该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后极难生存,全社会都有必要保护、传承和利用他们。这是当代人的职责。”
“既要保护单体建筑,又要保护周边街区,才能真正保护建筑的生命力。”作家陈对上海永远不会拓宽中心城区的64条道路深表赞赏。她认为,通过保护与建筑相连的街道,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形和可感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