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播频频达到高潮。看完《哈利波特》《哆啦a梦》《孙悟空》《水浒传》,长大的一代年轻人开始主动“非遗”,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又一次到来。
在年轻人聚集的各种网络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种新媒体形式的结合层出不穷。《上戏416女团》京剧唱段获得2000多万赞;中国音乐大师方锦龙与虚拟偶像洛天依的经典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实现了破维合作;北京“绵人郎”的传承人、95后郎家子香,为钟南山、屠呦呦等人塑造了鲜活的绵人郎形象。自我满足钢琴社在真人表演的“古画”中演奏《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现代媒体对缫丝、昆曲、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元素的呈现越来越丰富多彩.
根据传播的“使用和满足理论”,人们使用媒体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目前,当移动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品类越来越多,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有选择地使用。“非遗”的叙事正好可以满足这样的文化心理需求。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种情感上的亲近;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处,需要一个来自国家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地。就像当人们朗诵“钱柜,举起我的杯子,我请明月,给我带来我的影子,让我们三个”时,他们自然会想到李白月举起杯子的身影;说到童年英雄,孙悟空总是贡献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和对几千年历史波澜起伏的追溯,都是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转换开始的。
如今,“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正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古老的传承成为了今天的时尚,朴实的工匠成为了更多年轻人的偶像,绽放着新文化的活力。
这种生命力不仅来自技能和记忆的传承,也来自对年轻人的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开创了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新路径。
每一个“非遗”技艺的背后,都有值得传唱的历史文化故事,有其独特的内在气质。就像苏绣一样,它不仅是一种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精致的丝线背后,有千年前挤满人的街巷,有窗边绣着少女的美好情怀。它就像一条线索,可以引出一个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一个行业的沉浮,一个家庭的兴衰故事,一对恋人将携手终老。无论是宏大的叙事,还是精心的情感,都能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同理心。
在此基础上,年轻人提炼热点话题,进行具有互动体验效果的二次创作。这些创作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可以与各种文化产品和不同的消费阶层、文化圈相结合。“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一步步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箱,通过它我们可以回望历史,创造当下。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成为“非遗传承人”,如何讲好“非遗”故事,需要“非遗传承人”、艺术加工者、技术开发者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断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