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国家文化旅游厅厅长会议上,文化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明确指出,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相反, “十五”期间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施社会文明提升工程,建设和完善新时期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体系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建设是一项非常大的文化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何表示,各部委都有自己管辖的“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城乡遗产、历史地名遗产等。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工业遗产,农业部负责农业遗产,商务部负责老品牌保护和推广,自然资源部负责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和思考的维度."他建议,文化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不仅要做好主要工作,还要加强与其他部委的协调,形成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宏大文化遗产体系。
在文化遗产“系统化”和“系统化”保护利用的实践中,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极具代表性。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党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徐立桥提前准备了《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9年7月,《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正式通过,进入实施阶段。“国家文化公园的提出和建设,是对国家公园体系的丰富和创新。这不仅符合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资源禀赋,也有助于发挥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比较优势。同时也形成了集文化保护、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空间,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徐立桥建议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除长城、长征、大运河等大型国家级文化公园外,凡是主题明确、内涵明确、影响力突出的文物文化资源,均可考虑开发为国家级文化公园。“还可以建设一批“小而精、精而专、专而专”的黄帝陵、炎帝陵、孔子等中小型国家文化公园,形成结构合理的大、中、小型国家文化公园体系。”许立桥说。
“我们必须建立‘全球文化、一体化和一体化’的思维。”徐立桥认为,大型国家文化公园可以追求“统一文化主题、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但不应过分追求“统一管理、统一开发”,而应因地制宜,调动各地积极性,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她还建议加强资源普查和规划,编制《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发展规划》。对于国家文化资源的相关空间和衍生产品,鼓励依托市场力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旗舰文化旅游企业,依托企业建立国家文化园发展基金。简而言之,通过各方的努力,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模式与中央规划、规划指导、部门联动、地方主体、产业内联
同样,对于直播,也要走系统化的道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提出,要加强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和技术的双向融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制造业的跨境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与农村文化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提高质量和效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普通民众所青睐和认可的非物质衍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
郑晓幸还提出建立生态社会圈,系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建议国家成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联合领导小组,加强资源挖掘,开展抢救性记录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保护工作。“要整合业务部门、非遗保护协会、非遗传传承人、非遗企事业单位、文化创意企业、民营文化商会协会、旅游相关协会等社会组织等多种资源,建立非遗系统保护联盟。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其中,为非遗产保护的传承构建生态社会圈。”同时,他建议加强社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发挥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协会在非遗传传承中的纽带作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新的联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