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具有沉浸式表演元素的越剧版《金粉世家》在南京大华大剧院群剧场上演。观众既是观众,也是剧中的人物。如今,打破观影与表演界限的“沉浸式”戏剧形式正在成为表演市场的新趋势,这可能会给小剧场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沉浸”可以是全方位的,可能从观众踏入剧场开始。越剧版《金粉世家》演出前,有一场“预演”,剧场门口出现了一个报童,高喊“号外号外,越剧《金粉世家》今晚上演!”在表演过程中,观众可能随机成为剧中的角色,与演员共舞,邻居可能就是剧中的演员。原作者“张恨水”也在剧中与演员金妍熙同台演出。饰演张恨水的演员身穿黑袍,时而坐在观众席上,时而走上舞台与空中的金妍熙对话。他不仅是一个戏剧家,还是一个看戏的人,这就给观众营造了一种“戏中戏”的感觉。节目最后,很多观众热情地讨论,这种形式很新颖,很特别,但没想到自己却化身剧中人物,和百年前的男主角一起领略世界。
近年来,随着密室游戏、夜游经济、实验剧、线上名人展、主题商业街区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兴起,“沉浸式演艺”在文化旅游行业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什么是“沉浸感”?通俗的理解,就是一种设计语言,即如何让观众专注于当下的情境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而忘记现实世界的情境。
目前,呈现“沉浸式表演”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导演赖声川执导的话剧《如梦之梦》采用了迂回的舞台,观众坐在舞台中央,演员们围着舞台表演。著名的《无人入眠》允许观众带着面具进入,选择自己的房间,体验不同的故事线。旅游景点景观的实景表现,在实景之间搭起了舞台,就像“人在画报世界里旅行”。还有一些小剧场的表演,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和观众席,把观众变成了表演的一部分。比如北京某餐厅推出了沉浸式演出《偷心晚宴》,观众边吃边参与演出。上海还有“全球首个洗切吹沉浸式剧场”《疯狂理发店》。口号是“这里的托尼不剪头发,但他可能是个杀人犯”。它是集互动喜剧、悬疑调查、沉浸式甚至剧本杀等为一体的一种新的表演形式。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严格来说,目前国内很多被称为身临其境剧的作品和项目,其实都处于专场演出和身临其境剧的交汇点,一般被称为身临其境剧。
但从观众的消费心理来看,打破传统剧场的观影与表演的关系,强调身临其境、互动表演是当下身临其境剧的共同特征,这种新颖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很容易吸引年轻观众。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这也影响了剧作家的创作思维。编剧余认为,戏剧的概念是广义的,现在一切都可以“身临其境”,说明观众不满足于平面与距离的观看关系,想要调动更多感官参与。但归根结底,光靠在环境上下功夫是不够的。也要给观众提供一个融入剧情、投射情绪的入口。沉浸式戏剧需要优秀的剧本和巧妙的设计,观众要自然、有机地加入表演。比如,当某个情节在向前推进时,设置一个让观众理解的“按钮”,既能让观众“沉迷于戏剧”,又不会过度干扰戏剧的方向和节奏。另一方面,沉浸式表演对演员的即兴表演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观众的参与会使表演更加精彩
未来,沉浸式演出的市场前景看好。今年6月,文化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旅游景点相结合”。表演空间与公共空间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戏剧场地的局限,降低了表演场地的成本,也能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新引导和重塑。江苏正在推进小剧场的建设和发展。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于11月20日正式上线。新成立的“江苏剧本创作孵化中心”孵化的前10部剧将陆续上演。
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沉浸式表演在中国的成长还需要时间。从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的反馈来看,也有不少身临其境的表演,出现了“形式华丽、内容空洞、刻意互动”、“舞台效果更酷、感动内容更少”的现象。因此,如何将“沉浸”与戏剧完美结合,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全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