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培养新人,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增加25%,走出“小马拉车”的困境。
与我国文物保护的“大车”相比,人才缺口确实值得关注。根据文化艺术系统2015年第一次全国文物修复人员调查,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2.6万人。根据2017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近40%的文物需要修复。每年有300多万件(套)文物需要修复。自2007年以来,文物从业人员增加了90%。然而,文物保护人才仍然高度短缺。
去年,来自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成绩为676分,但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网友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高分状元选择“冷门”“不凡”“没有前途”的考古学?公众的反应恰恰反映了目前中国在文物保护相关问题上的人才困境。
解决人才困境,首先要打破大众观念的偏见。文物和历史是活的,但只有走近大众,才能有更多的情感联结,从而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友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机械地将文物保护相关工作贴上“冷门”的标签。
与时间深处的历史对话,可以让文物“出圈”,达到“四两”的神奇效果。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之后,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招聘比例”堪比国家公务员的热门职位。截至2019年,已达到88个名额,吸引4万多人报名。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近年来,人们对考古和文物的热情越来越高。103010 《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作品的走红,重新点燃了大众对尘封历史的热情。博物馆越来越频繁的文物展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观看。山西受今年暴雨影响的古建筑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留住大众的心,是文物保护的重要一步,也是社会培养文物保护人才理念的前奏。
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是打破这一局面最关键的途径。
文物保护有其独特性,涉及基础理论、材料、工艺等方面,应该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但是,目前我国的培训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一些高校和博物馆很少有专门的文物保护修复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在很多高校,文物保护相关专业仍隶属于历史、考古、艺术、化学等学科,理论人才与修复人才培养体系分离,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因此,除了扩大高校培养规模外,还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如加强与博物馆的联合人才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此外,可以探索适应文化艺术行业特点的多元化人才管理机制,引导更多社会主体加入文物保护队伍,参与考古调查勘探相关工作。
归根结底,全方位的人才保障是留住文物保护人才的终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