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影视剧创作中,流行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有爆款,有口碑好的好剧,也有未完成的剧和低分剧。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影视改编的青睐,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
大量传统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受到了时间的考验,也受到了影视改编的考验。经典小说,如四大经典小说、《聊斋志异》,很早就被纳入影视剧改编序列。《城南旧事》 《边城》 《阿Q正传》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孔乙己》 《林家铺子》 《围城》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等现代小说也一部接一部地被搬上了荧幕,《平凡的世界》等一些作品在播出的时候已经到达了空旷的街道。如果说很多热门网络小说主要靠想象编织的传奇情节取胜,那么传统文学作品则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人情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再次吸引当下制作公司或平台的关注,成为开发影视剧高质量内容的最佳选择。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当代传统文学作品为影视剧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内容。如路遥的《历史的天空》,的《暗算》,麦家的《亮剑》,窦亮的《父母爱情》,的《白鹿原》,陈的《尘埃落定》,阿来的《推拿》,毕飞宇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海往事》(原文《红高粱》)。往下看,把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并不是作家的初衷或目的。有些小说家甚至拒绝影视剧的改编。然而,影视作为一种强大的视听媒介,无疑成为了原创小说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一点逐渐被作家认可。
拍实戏,做内容王,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共识。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提供了醇厚的养分,让影视改编更容易成功,更接地气。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一部适合影视改编的小说,一个好的故事,一部充满人性正能量的作品,很难不被影视行业的“文学探索者”发现。从近两年胡培源小说改编的《风声》(原创《花开山乡》)和赵德发小说改编的《乡村第一书记》(原创《经山历海》)可以看出,传统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恰到好处。
近几十年来,影视艺术发展迅速,其杰出人物也能为文学增光添彩。《经山海》 《闯关东》 《北平无战事》 《大明王朝1566》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类的优秀剧作最终被转化为同名小说。与一些小说作品相比,他们的剧本故事结构更牢固、更有内涵、更生动。从这个层面来说,文学和影视作品其实是互通的、相互依存的、相互成功的。传统文学是影视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影视创作中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一个伟大繁荣的时代,一个良好的影视创作环境,都给了传统文学作品更多的成长空间。百年党史中无数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物和故事,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都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富矿,是“描绘当下”的最佳素材。
传统文学的思想性和独特气质能够赋予影视改编以特殊的魅力。作为小说家和编剧,我非常期待传统文学在影视作品改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共荣共赢。我也期待传统文学作品的读者和影视作品的受众高度重合。这是不同艺术风格之间、人与艺术之间的奇妙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