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电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重阳节什么时候成为正式节日?”"重阳节一年中最早和最晚是哪一天?"“为什么老人节定在重阳节?”.重阳,现在的重阳。10月14日,重阳节将迎来。你在登高赏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历史学家、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说,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重阳节”、“登高节”、“菊花节”、“聚宝盆节”。据研究,重阳从崇山崇山中登高,宴饮来自庆祝丰收。因此,自古以来,社会上广泛形成了登高远眺、秋日观光、吟诵成怀、贴吴茱萸、与亲友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奇数)的“极端”。九月初九,两个“九”为重,月、日均为阳数最大值,故称“重阳”或“双九”。因为“九”和“龙”同音,古人认为这一天“适合很长时间,所以他们享受了一场宴会。”
东汉末年以来,在重阳举办宴席已成为一种趋势。魏晋时期,出现了赏菊喝菊花酒的风尚。诗人陶渊明《九日闲居》的序言可以证明如下:“闲居之时,爱九九之名。菊盈园,又持醪经,航服九华,寄怀于言”。“醪”指酒,“九华”指九月菊。唐宋时期,重阳节已成为正式的民间节日。因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男女都形成了“簪菊”的风格。到了明朝,皇宫要吃“彭饵”演变而来的“花饼”,皇帝去西苑的万岁山(今称景山)或吐尔山、台登高。清代皇帝常去御花园修秀山,圆明园则去香山。在民间,人们欣赏五彩缤纷的菊花和“花开无花”的傲霜的独立,菊花艺术从此流行并传承下来。
重阳节起源于农历九月初九,公历中的日期并不固定。“与公历相对应,最早的是10月1日(2033年),最晚的是11月1日(1995年),但大多是在公历的10月。”罗对说道。
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就被赋予了“长寿”的含义,所以重阳节也逐渐获得了旧社会的含义。在这一天,老年人应该通过登高和喝菊花酒来祈祷长寿。
1989年,中国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和“敬老节”。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的重阳节是我国的“老人节”。
罗说,今年是我国第九个法定“老人节”,全国各地将开展敬老、敬老、爱老、助老、重阳等主题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确立和各项爱老助老政策措施的落实,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