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是长江上最险峻、最神奇的峡谷,孕育着丰富的文物,被誉为长江文明的多彩乐章。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是保护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
记者近日调查,20多年来,20多万件受打捞保护的三峡文物仍在“沉睡”,后续研究和发掘不足,一些重要的文化旗帜鲜为人知。
由于“重保护轻研究”、“重保护轻改造”,不仅三峡文物,长江文化资源也存在“沉睡现象”。迫切需要构建系统研究和创新转化的长效机制,唤醒长江“沉睡”的文化资源。
三峡文物不少仍在“沉睡”
在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中,全国200多个机构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参加,保护文物1100多件,安全出土文物约25万件。
然而,三峡文物抢救发掘后,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文化研究,许多文物仍在“沉睡”。
“20多年过去了,一些关于三峡文物的研究报告还没有出来。”一位目睹重庆文化界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的退休干部说,当年抢救保护的文物中,三峡博物馆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博物馆展出的不多,白鹤梁、张飞寺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利用情况较好,相当一部分文物还在“沉睡”。
记者走访三峡库区涪陵、忠县、奉节等博物馆,发现仓库内堆积了大量抢救性发掘的文物,其中一些已在仓库存放了20多年。
三峡库区县博物馆馆长指着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陶罐说:“对这些珍贵文物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但不幸的是,由于基层的无能和条件,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三峡库区很多文物保护中心和博物馆的负责人也表示,抢救性发掘时间短,工作量大,很多文物出土后直接交给当地。区县无法无条件学习,大部分文物只能堆在仓库里。
不仅如此,救援中发现的三峡文化最有价值的一面旗帜却鲜为人知,甚至消失殆尽。
如中坝文化遗址被国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制盐遗址,被誉为“地球史书”,1998年名列“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列;大溪文化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被誉为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由于缺乏长期的研究和提炼,两者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与其历史地位并不相称。
“大部分文物只是‘捡回来,锁起来,关起来’“重庆一位资深考古学家直言,国家非常重视三峡文物的抢救性发掘,但后续的研究和发掘却跟不上。
如今,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重建已经基本完成,各地都在努力推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正在推进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群建设,联合将奉节白蒂、云阳磐石市、万州天盛市等古迹变为旅游区;涪陵融合了白鹤梁的《石鱼流水行》等文化元素
多位基层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坦言:“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宝藏,而是研究提炼工作进展缓慢。很多文化符号的核心,哪些元素可以转化,现在还不清楚,基层也做不到。”
“沉睡”的不只是三峡文物
沉睡的不仅仅是三峡文物,沉睡的还有长江沿岸的文化资源。
“文物发掘保护多,研究提炼改造太少”,是很多文化研究者的共同感受。
“目前国家对文物发掘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没有专门的人员,没有精力进行后续的研究和解读。考古项目负责人往往没有时间组织研究,新的发掘任务又来了。”一位在安徽工作了20多年的考古学家感慨万千地说。
与三峡文物的命运相似,承载中国千年脉络的古籍宝藏大多“睡”在储藏室里,没有得到充分的激活和利用,因此被戏称为“文渊大图书馆,锁在一个地方”。
很多古籍保护和研究者对古籍“沉睡”的现状感到遗憾。——大量古籍保护单位不具备对外开放功能,收藏的古籍只能锁在图书馆;大量古籍没有数字化,每次借阅都是一种破坏。出于保护原因,一些古籍保护单位不愿借阅.
“电子版可以无限制传播,但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做学术研究看到大量古籍是通过电子版看到的,一般大众很难有机会看到。”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长林说。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古籍实现了数字化,对外开放程度不够。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许永明表示:“2017年,哈佛大学数字化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中文古籍善本,可以在网上浏览和下载,而在国内较早数字化古籍的上海图书馆则没有对外开放。而且是黑白版。”
“古籍是需要整理和激活的,而不是在那里,大众可以知道背后的文化内涵。”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石梅用她的十卷本《袖珍小儿方》解释说:“一方面,古籍中有很多生僻字,没有标点符号,公众很难理解;另一方面,古籍背后的故事,传播的价值,当下的作用,都需要我们去研究,然后传播给大众。”
故宫博物院
故宫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韦力等专家说,现在全国按照分级保护制度对古籍进行管理,其中,国家级珍贵古籍的整理活化做得最好,但这部分古籍占总量的比重很小,相当于金字塔尖;省级珍贵古籍其次,有些省份的省级珍贵古籍保护工作出现断档,继多年整理推出第一批省级珍贵古籍后,迟迟不推出后续的第二批、第三批。构建机制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
我国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重保护、轻研究”“重保护、轻转化”问题,是文化资源“沉睡”的根源所在。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构建系统性研究和创造性转化的长效机制。
有专家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相关机制,在文物发掘后尽快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挖掘文化内涵、特征和典型符号的工作,并对研究团队、研究时间、研究成果发表做出具体规定,找准文化的根与魂,为传承转化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文化资源转化利用。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幸军、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等干部和专家建议,在对文化资源深入研究提炼的基础上,国家层面可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及其关联产业发展。比如,推进三峡库区进一步将文化元素浸润到城镇建设、群众日常生活中,如建设文化公园、古建筑群等,在学校教育、大众文化活动中纳入传统文化元素等。
“在古籍方面,数字化是解决保护与转化利用矛盾的根本技术方法。”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杜鹃等专家建议,当前国内古籍数字化程度较低,例如四川省古籍数字化的比例仅约为千分之五,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古籍数字化进程。
同时,探索古籍价值诠释、展览等各种活化方式。古籍保护单位不具备接待公众阅览职能的情况下,可以用定期公开展览的方式展出馆中珍贵古籍,另外让古籍走进校园,用教育手段从根上解决文脉传承和弘扬不足的问题,吸取传统文化精髓。
基层党委政府转化发展文化资源的责任仍需进一步强化。多名文化界专家学者建议,对基层党委政府建立转化发展文化资源的刚性指标和考核要求,调动其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其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制度,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转化等项目扶持力度,推动传统文化与文创、旅游、生态建设等相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