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可以一站听歌了吗?”“版权之战是否即将结束?”近日,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相继开启“独家”行动,引发网友热议。业内专家指出,独家音乐版权时代的结束将惠及平台、用户和行业。从长远来看,在线音乐平台的“排他性”是第一步,要回归初始服务,注重用户体验,积极参与良性市场竞争。
“独家”不再是卖点
“版权保护是好事,但本来应该放松的听歌,却越来越复杂了!”北京白领梁对记者感叹道。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他曾经下载了3个音乐应用来回切换。
在多个音乐平台之间跳跃,单独为一些专属曲目付费,在特定平台购买偶像数字专辑……很多音乐“发烧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对此,年轻的剧作家、导演向凯告诉本报记者,独家音乐版权带来高溢价版权费和高运营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用户在平台上进行“捆绑消费”是极不公平的。
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向腾讯音乐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号指令,责令其在30日内取消独家版权,停止支付高额预付款的版权费。8月31日,腾讯发布《关于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的声明》,表示已尽最大努力尽快终止与相关上游版权方的独家协议。
网易云音乐也有新动作。不少网友发现,平台此前专属专辑歌曲上标注的“专属”标识已被移除。网易云音乐还表示,正在加紧与多家唱片公司就非独家版权合作进行谈判,以便尽快推出此前下架的腾讯音乐独家歌曲。
两家音乐平台巨头的行动表明,“排他性”将不再是平台的“卖点”。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涵指出,独家版权曾经是音乐行业的“独特武器”,整个音乐行业的参与者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将部分消费者牢牢锁定在自己的平台上,从而获得最大的市场收益。当音乐版权不再“独一无二”或“独享”时,音乐平台传统的版权运营模式将发生改变,原有的维护和扩大用户的手段也将失效。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网易CEO丁磊近日表示:“我们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和充足的资金,与各唱片公司广泛合作,共同打造中国音乐市场。”他呼吁唱片公司公开公平,共同打造行业健康发展理念oauth2.0。
独家音乐版权曾经是各大平台运营的核心资产和关键资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音乐平台巨头抢夺独家音乐版权、抢占市场份额、瓜分行业流量的同时,不少中小音乐平台相继退出历史舞台,音乐网站数量也大幅减少。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平台在拥有独家版权的同时,也会失去创新动力,不会在意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过度使用专有权可能导致相关企业任意调价等不正当经营行为。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独家音乐版权时代的结束,对行业、平台和用户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智库秘书长周凯认为,更多的网络音乐平台参与市场竞争,摒弃过去独家版权的“护城河”,可以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多方向销售会使价格趋于合理;用户可以听到更多平台的好听歌曲。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饭圈乱象行动。一些音乐平台也采取了行动,出台了取消排名、停止诱导粉丝消费、限制购买数字专辑数量等措施。
专家指出,过去的独家版权,尤其是流量歌手的独家版权,与所谓的“粉丝经济”密切相关。明星效应快速帮助平台带来新用户,进而促进“流量变现”。从近期的“饭圈治理”环境来看,摆脱独家版权意义深远,要求音乐平台回归理性,利用“粉丝经济”赚快钱手段的操作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提升用户体验是关键
“什么时候才能在APP上实现‘听歌自由’?”舆论对“独家”音乐版权的实际效果充满期待。
蒋寒指出,完全取消独家版权后,无疑将对版权公平大有裨益,版权价格有望逐步回归,但具体实施和进展仍需观察。“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在线音乐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几家头部音乐平台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这对一个健康的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腾讯目前已经放弃了独家版权,但如果上游版权方仍然不把这些作品放到其他平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垄断的打破。
在向凯看来,建立公共版权,推动音乐版权共享,是走向“独占”之后的应有之义。“后版权时代,网络音乐平台的竞争将逐渐转变为产品、服务、内容等维度的竞争。平台要积极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为更多音乐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促进音乐产业的包容性发展。”
目前以Tik Tok音乐、Aauto Quicker音乐为代表的新兴音乐平台正在崛起,一些传统二线音乐平台也在努力寻找生存之道。培养独立音乐人、现场音乐会、数字外设等新内容、新玩法不断推向市场。专家指出,随着音乐版权的放开,一场行业洗牌将会到来。能否抓住机遇,专注于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产品开发,取决于各个平台的努力。下一步,网络音乐产业应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让网络音乐生产、传播、消费链条中的参与者享受到版权市场创新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