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旅游节取消了大规模的线下聚集活动,但在“建筑可读、城市微游”方面,出现了很多大动作、——、一系列创新精彩的活动,带领市民和游客阅读了许多具有红色基因、海派特色、江南韵味的优秀建筑,深刻感受到了上海的历史底蕴、创新活力和魅力。
昨天,第32届上海旅游节主题活动“建筑可读”启动。12小时的“建筑可读”由所有媒体现场直播。在24小时内,以上海早晚的12个小时为经线,以“城市微旅”的脚步,串联起三个篇章,即:海纳百川,看世界,诗意地栖居。整个直播共有40多个直播点,涉及各类建筑150余栋,全方位展现了城市的烟火与人文。
作为中国最早的旅游节品牌,上海旅游节走过了三十二个年头,始终在“变与不变”中寻求突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变的是节庆的组织方式,但不变的是节庆的初衷,就是让市民和游客走进美和欢乐。”
昨天上午,一辆蓝色的“楼宇可读专车”与提前预约的市民一起,对黄埔、浦东、虹口等区的经典楼宇进行了打孔。“列车和站台上都有二维码,乘客可以通过扫码随时查看车站、车辆和线路的实时位置,点击图标聆听沿途经典建筑背后的故事。每个站点都有一个讲解员,他可以和大家一起走20分钟左右,讲解一些周围的建筑。”公交车负责人告诉记者。
昨日,市文旅局发布“建筑可读城市微游”十大推荐线路名单,并召开“建筑可读”全国游分享会,邀请小红书热门博主参与分享。从用户的角度,发现了城市新建线上名人建筑的打卡路线,包括经典的“老上海魅力展”和“老弄堂大集合”,以及系列时尚“海派现代秀”和“艺术巡展”。既有一路感受文脉的“文人故居一览”和“人文艺术大鉴赏”,也有体验江南风韵的“感受老城新魅力”和“小城古韵”。
此外,官方微信小程序“建筑可读”今年首次上线,为市民提供更智能的“阅读建筑”体验。小程序集成了地理上分布在整个城市的经典建筑,集成了建筑信息、建筑指南、建筑打卡、推荐路线、周边打卡、建筑故事等功能。从而为市民和游客打造24小时“建筑可读”的云空间。
今年上海旅游节还将推动快速转型,打破“建筑可读”IP的怪圈,为上海城市旅游带来新流量、新内容、新玩法。其中,“互联网旅游”促进了线上线下的融合,让丰富的文旅供给活跃在“云端”并遍布“指尖”,让“预约旅游”成为线下出行的新风尚,让市民安心愉悦。
同时,为积极推介上海优秀建筑和风貌街区,讲述隐藏其中的历史文脉和城市精神,“建筑可读”公益推广中心正式成立。
上海市副市长陈彤出席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