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国庆的临近,南京将分三轮发放优惠券,包括商场超市优惠券、餐饮优惠券、锦鲤鱼优惠券。许多市民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准时争取优惠券。
南京市民对优惠券并不陌生。去年3月,面对疫情冲击,南京率先向社会投放3.18亿元消费券。从审核结果来看,明显是本轮消费券煽动了消费市场,尤其是餐饮电子消费券,覆盖餐饮商家12万余家,核销率68.86%。今年南京禄口机场集中疫情的爆发,再次冲击和影响了经济的稳定运行。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稳定预期、渡过难关、恢复经济发展、积累发展动力,显得尤为迫切。重新发行代金券有助于恢复区域消费市场活力,促进消费补充和潜力释放,加快经济全面复苏。
刺激消费对于恢复经济活力非常重要。一个健康的市场有赖于庞大的消费规模来支撑强大的供给侧,进而带动经济生态循环的良性运行。随着“双节”临近,消费补货促销将是大概率事件。用代金券作为催化剂“启动”居民消费意愿,无异于为消费复苏安装“加速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消费是最直观的“信心指标”。要充分发挥优惠券的效能,使其惠及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需要精心策划和妥善安排。
从之前发行的优惠券来看,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一方面,它不够宽,不能覆盖人。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发放有限的电子优惠券,技术上很方便,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成了一场拼操作、拼手速、拼运气的“游戏”。特别是一些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视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参与抢券的难度非常大,而他们恰恰是需要帮助的对象,不应该被排除在消费优惠的覆盖范围之外。当然,发放消费券不能等同于慈善或困难帮助,其根本目的是刺激消费,但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公平会让这一措施更具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消费券仍然不方便使用。比如有效期短,不快速使用容易过期;规则复杂,有些凭证必须与特定的银行卡关联;有消费类别和门槛,比如“全减”套路。
优惠券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它不是“灵丹妙药”。消费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营成本变化、商家信心预期、员工薪酬、消费者购买意愿等因素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提振消费的“大文章”中,如果把消费券的推出看成是“引言”和“前言”,那么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是关键。各地要制定综合政策,打出越来越准的“组合拳”: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公民消费意愿;减轻居民教育、医疗、住房压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完善消费品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满足升级扩大消费需求。此外,还要通过更大的力度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提振投资信心,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解决后顾之忧,激发更强的消费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