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博物馆“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备受关注。不久前,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也成为网上名人展。有很多著名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展览的共同标签。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们实际上代表了文物展览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用文物很好地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而不是简单地按时间和地域划分展品,它们突破了文物与历史、空间和文化之间的壁垒。
伟大的中国,值得骄傲地站在聚光灯下,有相当数量的文物。今天的文物展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收集名胜古迹甚至国宝,让公众“大饱眼福”,而应该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一种明智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思维方式中。所以,“如何展示”比“展示什么”更重要。
策展策略和思路是“如何展示”的核心。通过文物你能告诉观众什么?这个“什么”,不是简单地从文物的用途、分类、技术、时代、艺术特征来说,而应该是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从文物到文化,从而透过事物看到历史、人、精神。比如这次“唐宋八大家”的展览,通过书法、绘画、古籍、拓本、陶瓷等不同类别的文物,连接一个纵向的脉络,弘扬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生活故事和家国情怀,从而展现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另一个例子是上海博物馆去年举办的“春风——江南文化艺术展”,该展览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多面性的江南,有197件文物,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特征和特点。故宫博物院的“——苏轼题材书画特展”从四个单元入手,既为观众勾勒出了一个立体的苏轼形象,又向人们展示了苏轼的“朋友圈”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丰满后“接地”。
当然,这些展览并非完美无缺,作为主题解读的展品,其选择的恰当性或多或少值得进一步考虑。但与以往单纯按朝代和艺术门类划分的文物展览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
从看“文物”“艺术”到看“文化”“精神”的转变,不仅是展览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美育的需要。中国的美育有两种,一种是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美育,另一种是培养审美的趣味美育。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缺少一个关键的美育,那就是思维美育。思维美育不是着眼于艺术技能和兴趣,而是着眼于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信仰精神、人文关怀、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方法,这是一种通过理解帮助人们超越艺术的教育。“文物展”的这一变化,只是对普通观众思维美育的一种介绍和引导,对于拓宽文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积极意义。
策展思维的更新必然导致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年多前在苏州博物馆举办的“画屏:传统与未来”展览对展品做出了大胆而新鲜的选择,利用实体屏风和当代展品的体积和高度,营造出极具展览主题氛围的空间。
是时候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走向观众,哪怕只是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沉浸式体验氛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可能需要引入一些辅助手段。最常见的是高科技,比如互动设备,声光电结合。最基本的就是准备一些多媒体图片,以上提到的展览几乎无一例外。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单调的展览风格。
今天的文物策展有太多的方面需要探索。它所动员的一切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内容。无论“外包装”如何变化,核心都必须是文物和艺术,最后故事会一个接一个地被解读,从而为人们还原出一幅生动易懂的历史文化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