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好,表演好,制作好”。表演评委、知名编剧于永和用“好”三个字称赞了民营上海话剧团的表演。他认为,沪剧要成为中国的大剧,首先要做的就是积累优秀剧目,培养观众的认同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曹太队”向“准专业剧团”靠拢的民营沪剧团,创作水平发展迅速,令人印象深刻。沪剧舞台上除了老戏外,还注入了一批当代新剧,如《早春》《飞越七号桥》0101《石榴红了》,取材于本地人和真实故事,对上海的历史人文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我们不满足于唱老戏,观众也不愿意一直听老戏。”秦羽剧团团长秦王说。剧团成立20多年来,一直坚持拍现实题材。103010讲述了奉贤公交售票员唐晓宏用六年的真情换来植物人丈夫的觉醒的动人故事。“观众非常喜欢。他们和我们的演员一起哭着笑着。”秦望觉得“标题选得对”。首映式上,来到剧院的唐晓宏以热烈的掌声走上舞台,紧紧地拥抱着秦王。
“闵子豪”的每一个上海剧团都把爱好变成了事业。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连续两年推出“沪剧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创造更多市场条件,助力沪剧“让人演”。《石榴红了》,由东源沪剧团全新打造,经过多轮孵化,内容更丰富,剧目更精湛。故事以七宝镇和“七号桥”碉堡的史料为基础,为上海的红色历史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一经投放市场就深受观众喜爱。
私立上海话剧团的创作热情高涨。现在,不仅市场启动了,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让“民间名字”的上海话剧团从爱好变成了事业。“我们发现,沪剧艺术原来在人民群众中扎根这么深,藏着这么多团队和人才。”魏徵说。有着15年历史的上海青浦印盒艺术团,从一个小剧种成长为一个创新剧种,现在已经具备了打造综合性节目的实力。从2016年开始,扎根闵行的上海民乐剧团每年都会创作上演一部原创的沪剧,主题取自闵行真实事件。上海民乐剧团每年演出200场,观众达6万人……“人民的事,人民的编,优秀的作品为人民”。他们以活泼的姿态,成为传承地方方言戏曲的“排头兵”。
本届沪剧月的开幕演出将由多家民营沪剧团的“台柱子”联合呈现,充分展示上海民营沪剧团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的风采、特色和艺术水准。文汇沪剧团团长王慧丽、杨寅共同献礼《飞越七号桥》、沪剧团团长沈、沁源沪剧团团长、蔡芳沪剧团团长孙、沪剧团、洪欣民乐沪剧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