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什么是城乡一体化?如何理解文化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蓝皮书》主编、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峰谈及城乡融合的发展和特点,提出文化可以在城乡融合中发挥杠杆作用。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略有删改。请注明来源" "。
文化融合既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煽动城乡整体融合的杠杆,是促进城乡各种要素流动并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新时期之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改革开始的国家,一度充满活力。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很快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短板,引起了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强调农村农业重要性的象征。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进入新世纪,自2004年以来,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发布15年。这些文献记录了中国乡村发展的足迹,从中可以看出乡村文化逐渐增加了它的分量,最终成为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之一。与乡村振兴高度相关的解决城乡矛盾战略也在发生变化,经历了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三个阶段连成一条线,并继续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文化的分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城乡一体化”阶段,文化领域有一种清晰的声音,阻止了农村按照城市面貌进行一体化,抹杀了农村文化人格。进入“城乡一体化”阶段,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些地方领导人,以及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人士,不再停留在“融合”阶段。如果不考虑农村的主导地位和农村文化的特点,我们会用农村文化建设来形容到处都是城市,这不仅落后,而且有害。
在“城乡一体化”阶段,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这在文化上表现得更为充分。把握这一点,对城乡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相关领域乃至全局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变化是,农村获得了与城市同等的地位、同等的待遇、同等的发展,表现为农村与城市的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在“城乡一体化”阶段,核心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城乡一体化”阶段,进而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乡村振兴阶段,进一步提出要把乡村作为与城市同等地位的有机整体,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共存共荣。
这是城乡定位的历史性转变——
它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尤其是对联合国的了解
它认识到农村和城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在互利共赢中得到解决。农村有很多问题需要城市来带动,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确实有优势。但“摊大饼”的扩张带来了资源流动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一系列城市承载能力问题,相关人群的精神疾病日益突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面向农村才能得到缓解。
它更意识到,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农村永远存在。此外,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国。今天,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工程”,这往往是由“一号文件”决定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在减少,但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城乡发展,如干坤共存、阴阳协调,没有城乡和谐,中国就不会和谐。要让农村和城市成为社会发展的两个核心,由两个轮子带动,与齐飞相比。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矛盾之一。这种认识与今天全球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是一致的,但也来自于对中国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的深刻洞察。党的十九大把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其要点应该是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时代。解决城乡矛盾最初源于经济问题。然而,从一开始,人文情怀就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随着这项工作在中国的深入,文化的分量也在增加。在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进入了视野。在城乡一体化阶段,文化将随着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而展现出更大的能量。
这种城乡一体化关系到现在、传统和未来:
现在——。当前,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上,还体现在乡村文明建设、艺术创作生产、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等方面。其中一些差距通过带乡带城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比如图书馆。很多地方的正厅都是在地级市建立,向下延伸到县级建立分支机构,然后继续向下延伸到镇村。把触角绑在基层;有些方面不尽如人意,比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多年前在有关文件里提出“以城带乡”,但带动力不强,必须考虑用城乡互促的办法来推进。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特别是与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获得成功并取得经验,一方面整体带动了当地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方面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显示了乡村在特色文化产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也显示了它在供给侧发力、对城乡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带动力量。——传统。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都是在城乡的穿插过程中发展的,多少年轻人从耕读传家的乡间走出来,进城参加科举入仕,成为城市文化的参与者。过了些年,他们告老回乡,作为乡贤,又影响着乡间文化的延续。这是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缩影。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及受中国影响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采取的选拔官吏方法,虽然有消极一方面,而且后来积敝严重,但总体上,是世界公认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仅从城乡文化关系上,就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至少可以说,在打破城乡壁垒上,有过重要的贡献,这些从乡间走出去又返回来的古人,他们的行为、诗文,至今影响着我们,酝酿和强化了今日的“乡愁”。这还只是观察我们这个农耕文明大国城乡关联的一个角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样式的演变,走过的基本路线,是从乡间进入城市,然后又反哺乡间。城乡文化关系互促互动关系的终止,以至于恶化,是从近代以来乡村的凋敝开始的。在一定意义上,重建城乡文化互促关系,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未来。从历史上看,很多经济现象最终都演变为文化现象。城市、乡村作为最初的经济体现 ,最终都发展出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和符号。今天在城乡融合的整体工作中,从怎样的思想、战略出发,在哪些方面推进、实施了哪些政策措施,等等,不仅决定了这些方面的最终工作结果,而且决定了未来会留下怎样的城乡融合文化。这个“文化”,包括城乡互动中形成的各项文化建设任务,也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它关涉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城乡观念,关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文化在城乡融合中能够发挥杠杆作用,是因为文化自信在今天中国深入人心,是支持开展各方面城乡融合的思想指引、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而且,在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中,文化除了文化振兴的任务之外,它还可以在其他振兴方面,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全面融入,与它们相互赋能,并在这样的相互实现中,促进文化自身的振兴。
要发挥文化的杠杆作用,在文化上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任务。这既是城乡融合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文化对城乡融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城乡融合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乡村,因此,要把关注点和着力点放在乡村。应该对标《乡村振兴促进法》中的“文化振兴”任务,主要是乡风文明建设、乡村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文化市场繁荣与管理,等等,从当地实际出发,补缺补差。而且,在城乡互动中,乡村要改变被动接受的心态,以主体的角色、主动的心态、主人的身份,发挥自己的优长,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乡村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在城乡文化的两极张力中,促进城乡的发展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
城乡融合中的城市文化发展,要自觉增加与乡村文化互动的维度。地方主管部门应准确把握城乡融合背景下文化融合的原则是城乡平等,重在互促、互补、互利,不能仍然停留在简单地以城带乡的思维方式上。在制定全局性工作规划和政策时,把乡村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把城乡融合作为解决乡村问题和城市问题一举两得的工作,尽可能体现城乡融合的思路,“宜融尽融、能融尽融”。这是一项能够让城乡两方面居民受益并且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诚然,城市与乡村现实基础不同,不是不切实际地拉平城乡发展水平,有很多方面城市可以也应该先行一步。还有一些方面只适宜于在城市投入的基础设施及其他方面的建设或活动,还是要在城市进行,从趋势上看,一方面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这是城市化进程决定的,要让他们融入城市,融入市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活动进入乡村,包括演出、展览、展示活动,包括文化与其他领域相互搭台、唱戏的活动。这是积极的角度互换、场景互移。要密切城乡关系,就必须形成更多的联动。要激活和培育乡村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发挥农民作为文化主人的作用,让他们有意愿、有能力在家门口参与到城乡的互动。还要下功夫解决乡村目前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薄弱、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刚刚起步等方面的困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组织、企业家、艺术家、设计师、乡村创客,也应增强城乡融合的意识,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作为。
——文化情怀。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城乡文化融合,是需要有一点情怀的。有人担心,迄今为止,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和主管部门的人,还有介入乡村的各路文化、旅游人,很多还是出生在乡村,是农家子弟,与乡村有联系,有感情,因此,也有情怀。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情怀就淡了,乡村的事就没有这一代人这么用心了。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乡村毕竟是中国文化的故土,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这样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植在我们的体内。而且,今天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建立在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随着中华传承传统文化回归社会,会强化全社会的乡愁意识,也会丰富和深化对于乡村的情怀。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对乡村的反哺,可以体现在对目前还处于发展弱者地位的同情,这也是应该的,但更应有尊重、敬畏。只有这样的态度,才可能让乡村以平等的地位与城市共生共荣。
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份情怀转化为产业动力和市场智慧。曾听到一位乡村创客在演讲时说,在乡村,“所有只讲情怀不讲效益的,都是耍流氓”,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不无道理。情怀还是要有的,有情怀,就会有激情、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会有创造力。但是,情怀不能代替实干,还得懂市场,懂运营,懂与村民相处。这些对于从城市进入乡村的艺术家、设计师、创客来说更重要,他们的情怀可能更浓厚些,但如何把自己的专业与乡村实际结合起来,把城市的文化优势与乡村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并且找到一条打开市场的路子,还需要做很多功课。至于有些人,打着情怀的幌子,到乡村投机取巧,是不足为训的。进入乡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就要体现文化事业的本质,真心为民,让农民得实惠。如果是从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体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化创意。创意经济的年代,人人能够创意,事事可以创意。而文化创意的特点,是利用文化要素与相关行业融合,产生兼具文化与实用功能的新成果。创意的关键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看似没有关联的文化与其他事物融合在一起,或是通过文化的作用把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事物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创意,可以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也可以体现在活动的组织、安排上。文化创意在当今中国风起云涌,不仅与世界性的创意潮流相融合,而且,中国审美传统是生活美学,历来崇尚审美与生活融合、与实用融合,在今天,还可以与市场、与消费融合。在国家大力推动下,近年来,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取得突出成效,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实际上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而创意恰恰可以促进产业融合。
要发挥文化在城乡融合中的杠杆作用,就必须更充分地运用文化创意。否则,文化就只能是“文化”而已,只能在自己固有的空间运行。只有通过创意的组织,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或方式,把城乡联结起来,把专业艺术与乡村特点联结起来,把政府、企业、艺术家、设计师、创客和农民联结起来,把城乡融合中的各类公共服务、各类产业发展联结起来。文化创意能够将它们联结起来,起到穿针引线、发酵酝酿的作用,其基础是乡村文化的发展、文化氛围的形成,文化情怀的激励,再就是文化创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乡村民宿,本是简单的旅游居住场所,但是,经过文化创意,它已经成为当地乡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文化遗产的传承枢纽,国家关于乡村民宿的标准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也要求民宿的经营者、管家熟悉乡土文化,有责任引导客人参与当地的农事活动体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乡村民宿有效地拉近了城市游客与村民的距离,而且拉近了城市文化市场与乡村文化市场、城市文化产业与乡村文化产业的距离。乡村民宿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而且是城市居民需求量最大的产品,是当地的农特产品。来住民宿的城里人在这里实行了吃光(当地小吃)、住光(当地民宿)、买光(当地农特产品)的“三光政策”。而以上种种,都还只是文化创意在乡村产业融合中小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