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秋凉,告别炎热的夏日。傍晚,成都都江堰市聚源镇聚兴社区的滨河路变得热闹起来。这条路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乡村美食聚集地”,是都江堰市第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美食街。
前不久,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探索以场景营造为核心的消费供给模式,积极发展绿色消费、夜间消费、文化创意消费等特色消费,打造社区商业场景。
近年来,聚源镇通过“党建引领、场景打造、功能升级”实现了新消费、新业态、新场景的培育和提升,重点打造市民15分钟健康生活圈和乡村新消费场景。目前,该镇正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争当农商文旅养一体化标杆,打造城市消费体验副中心,努力谱写魅力高品质发展新篇章。腾跃家荣耀(图片由都江堰市聚源镇提供)
场景营城 打造消费新地标
聚源镇占地79.5平方公里,“四河十八渠”贯穿全区,“乡村美食聚源”乡村特色美食街位于“四河”之一的走马河畔。去年6月底,经过3个月的建设,800米长的美食街正式开街,每天接待游客6000多人。美食街按照“挖一批、提一批、引一批”的思路,优化经营业态,重塑环境,突出符合年轻消费市场的餐饮主体,沿街开设3家超市展厅,售卖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小吃。
滨河路绿道植入聚源竹雕、青城武术等非遗元素。身临其境的街头博物馆、街头演艺平台和星空走廊分布其中。已经签约落地的——“金沙影院”也将在近期开业。
“我们启动实施滨河路环境改善和商旅服务配套改善工程。镇文化站还与高校合作开展‘校地’合作,每周周末定期在美食街举办街头音乐演绎活动。”据聚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持续打造以“散步、娱乐、休闲、美食”为主题的新经济消费场景,美景美食成为“乡村美食聚集地”的文化体验名片。
激活文化 再塑“画家第一村”
在聚源镇项英社区,一条“画家路”从原来的土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柏油路,路边有尼玛泽仁、阿格等12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占地30亩的“画家村”已有近3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画家第一村”。
聚源镇在全力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力发掘“画家村”文化资源,通过建设美术馆、建立学生写生基地等方式培育城市文化品牌。“画家村所在的项英社区,有贵妃池、项英古寺等遗迹。结合画家村创造的机遇,推动聚源竹雕升级,整合贵妃池旅游线路和梳妆台,持续推进文化资源保护。并加以利用。”该镇负责人表示,画家村民俗村的塑造,将呈现“一幅画卷在乡村”的美丽画卷,树立全新的乡村艺术旅游目的地,进一步丰富社区的产业业态。
今年,聚源镇将围绕“画家村”建设,带动川西“乡村美食聚集源”、乡村影院、森林板块建设,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城乡融合空间,为都江堰市乃至成都市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视角。
以共享为体现公园城市价值的最高追求,双吐社区开展了社区亮化村史、家庭亮化家规、党员亮化身份、社区亮化才艺、百姓亮化技能、百姓亮化幸福、学生亮化梦想、好人亮化时尚等“项目运营菜单服务”等“八晒”行动。并开展“众筹”节庆、“国遇双土”乡村音乐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