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起,基于数字技术的“发现北京中轴线”展览在北京西郊首钢公园RE睿国际记忆创作馆举行。
展览内容包括“中轴线贯穿49之城”、“时空中轴线”、“中轴线的现在与未来”,展示了北京中轴线与城市生活的关系,以及策展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与解读。这个展览集位于一个28米高的工业筒仓中,使用全息数控图像、链接的720度环形屏幕和空间定位声场等数字技术。
此外,公众还可以在展览中使用VR交互,登上虚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俯瞰南北中轴线,罗列近百处张珍贵京城历史档案;通过50多张数码卫星照片,可以直观感受到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变化和北京的城市趣味与共生;也可以冲中轴线的有限密封,把中轴线带回家。
描述都城建造中
对应的宇宙观
数码显示可以呈现很多仅靠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
中国古人把星空分为三壁二十八星,然后把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投射到日常生活和城市建设中。所以北京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宇宙观最完整的表达。但在真实体验中,普通观众很难将中轴线与“星辰星辰”相匹配。这个展览向观众展示了古代人以天地为中心的观点,将星空宇宙投射到城市中,展示了北京中轴线的孕育和历史过程。观众可以在28米深度的中轴线时空里尽情享受。
言和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清华大学庆城瑞贤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她认为:“中轴线数字化呈现的价值在于建立虚拟与现实、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让观众通过这样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空间留在历史中。”
不仅孪生
而且期望成为“共生”的一部分
“北京中轴线最初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形成了贯通南北的中轴线和文化脉络,通过我们不断的认知和创造,与我们活在当下,传承到未来”。展览会的馆长是这样判断的。
因此,从策展团队的角度来看,这次展览不仅是为了真正建立一个“孪生”的中轴线,也是为了更进一步,成为当代中轴线精神理念生活延续的一部分。
展览的另一个特点是鼓励公众参与。在展览启动之前,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收集了大量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和艺术作品。整个展览期间,展览继续向公众征集与中轴线相关的作品,部分作品依次在展厅展出。
长期从事圆明园数字化研究的言和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文化旅游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负责人。她说:“我认为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中轴线’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在中国精神世界中广泛存在,至今仍影响着我们。”
与圆明园的数字化采集和呈现过程不同,言和认为中轴线不是一个静止的场地,而是一个仍在生长和变化的空间,需要呈现的时态和变化越来越复杂。于是策展人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平行时空,既有数字化的孪生建筑和街景,又有当代“人”留下的活动,“天地如一”的思想,还有普通人的记忆和感受。这些数字场景会形成一个多层的记忆世界,继续“共存”。
多领域合作
已摸索出数字技术应用经验
据介绍,本次展览使用的综合采集技术包括数字制图、摄影、3D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3D模式
本次展览还引用了圆明园的数字收藏、修复和解读等内容的长期经验,针对不同需求采用的技术也可以相应改变,表明技术团队为文化遗产探索了独特的经验。“我们使用的技术实际上是灵活有效的。例如,如果有一些相对规则的建筑物或大型场景,倾斜摄影测量建模是基于航空影像的;还有一些高度精细的,会做三维激光扫描,而不是盲目使用精密技术。”言和介绍道。根据中轴线数据采集团队的经验,3 D激光扫描也会产生大量的冗余数据,“不一定好用”;但会增加近景摄影测量,以满足色彩丰富、需要记录色彩变化的建筑部位,如斗拱等。同时,无论是三维激光扫描还是近景摄影测量,后期都需要精确计算拍摄点并进行组装,所以这不仅是巨大的工作量和数据处理,更是一个统筹规划。
形成文化遗产
“数字资产”
“数字中轴线”工作将对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遗址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内容进行数字化收集,以科学记录文化遗产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开展丰富、多维度的研究工作,为后续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物质、学术和技术支持。同时,在综合研究历史学、建筑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可以还原重要文化遗产遗址在不同历史时期沿中轴线的变迁,从历史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描述中轴线的变迁与成长。本次展览中,数字采集团队展示了一个例子:他们对中轴线北端的钟楼和鼓楼的室内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数字采集和虚拟重建,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体验这种多源合成的结果。
这些应用智慧和成果,事实上已经慢慢积累出庞大的文化遗产“数字资产”。
除建筑数据外,数字化采集的范围还延伸至中轴线历史照片、历史文献、口述史甚至鸽哨儿、前门叫卖声等多层信息。目前,已经完成了对钟鼓楼钟鼓声的采集。随后再结合北京不同时期的城市模型建筑肌理,在数字虚拟中测算声音的传播,就可还原不同位置听到的钟鼓声,给受众以真实、直观感受。
这是一项持续很长时间的团队合作。
“相对于整体计划,我们‘数字中轴线’目前完成工作量才有20%。”贺艳这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