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金泉街道“扶贫工作者刺绣技能培训班”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刺绣和织锦工匠的指导下,40多名妇女学习了苗族刺绣、织锦等手工艺品。经过培训,不仅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以非遗传的方式传承古老的苗族,助力乡村振兴,让参加培训的女性佩服“多才多艺”。
黔东南州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聚宝盆”和“博物馆”。近年来,黔东南州以深化国家级国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巨大魅力和活力,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麻料村重新响起银饰敲打声
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的马里奥村,世代以加工银饰为生。过去,马里奥村的银匠因为收入少、交通不便,不得不外出打工,全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2016年5月,在文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省文化厅合作建设“贵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其中一个工作站就设在雷山县。这让外出打工的“80后”潘看到了机遇和希望,成为了村的一员。
2017年,潘被推荐参加“学习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项目”。当年年底,他带领返乡青年集资100万元成立“麻银绣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全村4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潘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银匠回到村里,银器“丁丁鼎”的敲击声在村再次响起。马里奥村的改造也吸引了许多工匠、设计师和游客,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繁荣和发展。目前全村有14个银器作坊,7个农舍。全村几乎每176户就有银匠务工,年收入过百万的有20多户。以前的“空心村”变成了“热门村”。
正如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方大文所说,马里奥村的发展是黔东南州用非遗精脱贫、激发传统村落活力的缩影。新兴的“马里奥村”描绘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提升非遗传承人群实践水平
黔东南州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6项、78项,以刺绣、银器、蜡染、针织、民族医药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在乡村振兴中蓬勃发展,是因为黔东南州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据黔东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潘金海介绍,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起步较早。2007年,国家级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12年12月,经文化部批准设立“黔东南国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16年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描述与存储系统安装应用,覆盖全州16个县市.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其核心保护对象是传承人。”黔东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卢菊超说。基于这一思路,黔东南州率先申报国家级非遗传传承人群,壮大非遗传传承队伍,利用州属高校、省级研修基地、非遗扶贫就业研修班等平台,实施“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州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培训5万余人次。
2018年7月,雷山县入选全国十大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以此为契机,黔东南州因地制宜在丹寨、从江、榕江、黎平、剑河、台江等县设立了10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提升了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非遗“小商品大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据统计,2020年黔东南州非遗扶贫就业车间产值超2.8亿元,就业2.5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5600余人。
“非遗+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坚持传统是根本,持续创新是关键。”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陆菊超认为,只有把“旧艺术”穿上“新衣”,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融入时代,熠熠生辉。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市场、进入大众,黔东南州积极引入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资源,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设计、再升级,先后开发了5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2021年5月,“第二届中国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黔东南国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展示展销活动”中,2万余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惊艳全场,销售民族手工艺品4000余件(套),销售金额超500万元。通过搭建平台,为传统工匠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渠道和发展空间。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丹寨万达小镇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非遗旅游”样本。该镇在丹寨引进了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6个省级非遗项目,非遗商户占全镇商业业态的70%以上。该镇国家级非遗项目皮革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玉华说:“除了近距离观看非遗产品,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这种体验式旅游产品尤其受游客欢迎。”据了解,丹寨万达小镇开业仅半年就成为贵州省单体景区前三名。四年来接待游客25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50亿元。
黔东南州副州长胡国珍表示,非遗与旅游融合空间巨大,任重道远。以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黔东南州推出“千村百节”系列节庆品牌。苗年、苗族鼓藏节、侗年、侗族萨玛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中国丹寨非遗周成功落户黔东南,成为推动非遗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
为了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黔东南州深挖研学游、体验游空间,将传统村落打造为非遗研学体验点。推出“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精品线路,通过发挥非遗旅游的独特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据悉,“十三五”时期,黔东南州接待游客达到4.83亿人次,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97.23%;实现旅游收入4200.55亿元,年均增长率6.78%。其中非遗研学游、非遗自驾游、民族医药康养等深受游客青睐,非遗转化利用已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