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居世界第一。从全球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有效抵消了疫情的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在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的R&D突破和迭代应用,加快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更好融合,特别是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数字经济引擎动力强劲
目前,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产业基础不断巩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4G、5G网络,5G终端连接数超过3.65亿,5G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软件业务收入达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营业收入突破12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5G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各行各业的数字应用无处不在,政府数字治理效率不断提升,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侯麟赵说。
中国互联网学会理事长尚冰也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不断涌现。2020年,网购、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从全球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有效抵消了疫情的影响。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将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达到43.7%。
“在全球经济仍处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复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成为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中共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办主任、国家网办主任庄说。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表示,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统筹打造长板补短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构建高水平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繁荣开源生态。
“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消费端的崛起带动的。但“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发挥在生产端,这需要非常强的全球互联互通和协同效应。以及大量开放的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说。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底层科技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的。有必要逐步增加对研究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正在积极部署和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在数字仿真技术论坛上,北京表示,将成为中国数字仿真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之源和系统赋能的主引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具体落地上,依托北京数字设计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云道智造等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和产业研究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模式探索搭建自主仿真平台,推动仿真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普遍应用。
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曲凯峰表示,中国制造业正在进行大规模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比以往更加注重自主研发,以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需要“小、散、专”的工业软件,对低成本、本地化、定制化的开发需求强烈。国内新兴工业软件企业需要立足本土和行业优势加强研发,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技术和产品供给。
进一步赋能传统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更好融合,特别是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尚冰建议,积极将传统行业系统资源和核心业务向云平台推进,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模式改革。持续丰富传统产业云计算产品,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传统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技术溢出效应,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产业平台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完善产业数字化发展生态体系,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充分发掘内需新动力。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静表示,成为数字化企业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范式,是支撑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的关键。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安德鲁认为,数字化也是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利器。他建议,企业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时,应将效率提升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数字化是推动二者结合的关键因素。经验表明,将数字化应用于智能建筑、智能制造等领域,效率可提升30%;原材料的回收也能带来高达70%的效率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更多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发力。肖亚庆指出,下一步要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大中小企业、全方位支撑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