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既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科技企业的殷切期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重点是完善科技信贷支持的体制机制,创新信贷产品体系,如探索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工作的通知》号文,要求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力争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度贷款额度合理增加;如果已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力争全年增速不低于20%。
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普遍缺乏抵押物和信用信息的初创科技企业来说,确实是一场“及时雨”,可以将企业的“知识产权”变成“资产”,进一步提升融资便利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备受关注,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落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成为“摆设”——在对科技型企业授信时,银行仍沿用传统标准,不将知识产权作为主要授信因素,但与此同时,银行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外衣披在传统信贷产品上,作为应对监管考核的“门面”。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好政策很难实现?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处置实现难、信用风险控制难。银行可以说是前进过程中的“障碍”。
首先,由于我国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价值面临“评估难”。众所周知,作为质押,银行应该根据一项知识产权的价值来决定其能够担保的贷款额度,但问题是谁来评估?因为“隔行如隔山”,银行普遍缺乏能够“理解”知识产权价值的专业人才,所以评估工作自然落到第三方机构身上。但是,第三方评估也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公信力;第二,考核成本由谁来承担,如果由企业来承担,无疑会提高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其次,企业一旦无法偿还贷款,知识产权处置转让困难,银行往往面临质押无法实现的困境。在调查访谈中,笔者发现,如果一项知识产权在信用评估中的价值为300万元,而银行出借100万元,后续企业无力偿还债务,银行需要处置质押物并实现,但最终只能实现20万元或30万元。如此巨大的风险缺口足以阻碍这项业务的推广。
三是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时间长,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如果是专利质押,企业可以到当地知识产权局办理相关手续,时间通常为一周;但如果涉及版权质押,手续一般需要很长时间,企业需要去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鉴定,过程需要一到两个月。
为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重点完善知识产权质押处置和流转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活跃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用好贴息补贴政策,丰富风险补偿渠道,让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