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专注于传承藏族传统文化,挽救了濒临失传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泽提埃”手工纺织;他积极响应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背着画框走街串巷,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致富奔小康;致富后,他不忘扶贫济困,为许多贫困农民和残疾青年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为摆脱贫困、振兴乡村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是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著名的非遗传承人巴桑。
近日,笔者来到泽塘镇泽塘居委会,看到八桑正在教学徒学技能。十几个人分成五六组,有的穿着毛线,有的裹着毛线,有的坐在织布机上。手握梭子的灵活操作.门口摆放着制作泽铁的各种工具和材料,不锈钢架子上挂着一排五颜六色的泽铁,让人眼前一亮,爱不爱。
民族文化产业开启脱贫致富门
巴桑,1967年出生,是雅砻江土地上的一个普通农民。1982年,家里经济困难的巴桑,跟随著名的汉藏老师学习了藏画中的壁画、唐卡、自然风光、泥塑、水彩画、工笔画等绘画技法,掌握了一门手艺。
从此,巴桑拿起自己的画箱,早早起床,走在泽塘镇的大街上。通过为别人画家具和房子,他走上了靠绘画技巧致富的道路。绘画不仅给巴桑带来了10多万元的利润,也让他成为泽当镇第一批靠自己双手致富的人。
攒了钱的巴桑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现代纺织产品的出现,藏、汉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泽提埃”濒临失传。
“泽提埃”是泽当镇独特的手工细毛哔叽纺织产品。它也是西藏僧侣和达官贵人用来制作服装的特殊贡品。
为了保存和传承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遗产,2008年2月,巴桑正式开展了泽当毛哔叽手工编织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工作(“泽帖”)。为此,他专门从泽当居委会聘请了5位80多岁的艺术家,给100多名贫困学生传授编织技艺。
在巴桑、老艺术家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濒临失传的手工纺织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泽蒂埃”被成功抢救。2010年,“泽提埃”纺织技艺正式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发挥“泽提埃”纺织技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巴桑在乃东创办了民族哔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2011年,合作社注册了“泽提埃”商标,同年,巴桑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当毛瑟织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合作社申请注册国际商标“Zetier”。
在巴桑及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丰收,泽当茂手工编织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连同生产加工流程,参加了北京、武汉、深圳、成都、尼泊尔等国内外博览会。
至此,优秀的藏族文化转化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生产力基础。
“公司残疾人”模式带动就业增收
白手起家的巴桑,从心底里知道贫穷的滋味,了解贫困弱势群体外出求职的艰辛和困难。
2007年4月,为了解决部分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巴桑创办了泽当居委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免费招收学员。笔者了解到,学员不仅可以吃饭、包培训,还可以凭借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赚取工资。
在此基础上,后来成立的乃东民族手工编织哔叽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为贫困群众开辟了致富之路。随着以“泽提埃”纺织品为首的各种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走上正规化、规模化发展的轨道,合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员中的关键技术人员由原来的7人增加到现在的11人。其中,合作社解决的贫困户长期稳定就业也增加到122户。
笔者从西藏自治区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22人直接就业于“泽提埃”文化产业,400人就业于间接就业和延伸产业的各类创业项目。同时也促进了山南市、那曲、阿里牧区羊毛、羊绒的生产和销售。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帮扶贫困学生、帮扶老弱病残等方式积极开展公益帮扶活动。总帮扶资金134万元。
虽然数百人脱贫奔小康,但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帮助残疾人的巴桑看来,他的社会责任远远不够。
在成功挽救“泽提埃”手工纺织品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巴桑于2016年5月注册成立了山南民族泽提埃手工艺福利有限公司。新品融合了众多时尚元素,实现了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完成华丽转身。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下,通过“公司残疾人个人”的形式,解决了一大批残疾人的就业和增收问题,残疾人朋友们走上了自己动手脱贫致富的道路。
据了解,山南县民族泽铁工艺品福利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后,为招录的残疾人提供了为期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了政府扶持的38名贫困残疾人掌握了各类服装、帐篷的裁剪、缝纫、熨烫等技能。此外,公司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安排了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工作。既让他们掌握了专业技能,又增强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拼搏精神,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巴桑说:“希望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泽铁的编织工艺,让他们像我一样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