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去博物馆看展览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在博物馆,只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已经成为很多人文化生活的新常态。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博物馆数量从4692家增加到5788家,年参观人次从7亿增加到12亿,实现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在一些地区,如北京、内蒙古、陕西、甘肃和宁夏,平均有11万到13万人拥有博物馆。博物馆数量的增加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文化需求的增强和当代中国人文化热情的高涨。
在赞扬博物馆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质”的提升比“量”的增长更重要;与“造”的规模相比,“用”的效率更为关键。如果把人的精神文化素质比作一座建筑,那么博物馆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石。5000多家博物馆为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效率,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最大化,不仅为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给出了新的试卷,也对市民的“博物馆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方面,我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故宫博物院和陕西各地博物馆利用互联网手段,将展品和活动移至“云端”,引导观众“逛博物馆”,不仅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拓宽了博物馆的正常利用渠道。又如,河南博物院借用时尚娱乐新元素,开发了“考古盲盒”,广受追捧。这些都让博物馆摆脱了“老古董”的刻板印象,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精神需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公民的“博物馆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博物馆成为“网上名人”凹造型和短视频的背景。一些博物馆已经成为旅行社“一日游”景区数量的标准。在参观或赶场的热潮中,博物馆实际上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它的价值只成为朋友圈里的九宫格。这些都与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成就和前景不相匹配。
当然,当你看到“孟梦”的收藏时,你可能希望合影,但你应该试着了解它的沧桑;站在博物馆门前,你不妨伸出“剪刀手”,但你更要用心去体会文明之光给灵魂带来的启示。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提高公民的“博物馆素养”,简而言之,就是有效利用博物馆的能力。博物馆作为文化保存和文明传承的殿堂,蕴藏着海量的信息。每一个展览,每一件展品,都在讲述历史,传递文化,就像一个信息传递者,传递着来自过去的文化密码。当观众走进博物馆,站在藏品面前时,他们的“博物馆素养”直接决定了密码的接收和破译程度。面对大量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有的人善于为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参观方案,可以自由旅行,思考千年,看万里,不断汲取历史智慧。有些人筋疲力尽,被别人的文化喜好所引导。虽然他们努力工作,但他们得到的很少。哲学家有云,没有音乐感,再好的音乐对耳朵也无济于事。同样,对于缺乏“博物馆素养”的观众来说,丰富的藏品只是平面背景,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是无聊的游戏。
俗话说,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博物馆素养”的提升,只有在日益丰富的策展观展实践中才能实现。我们期待更多的博物馆开展更多的创意活动,在展示藏品的同时传播先进的展览理念,在吸引观众感官的同时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为“逛博物馆”这一社会新风尚增添更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与博物馆建设规模和质量相匹配的全民“博物馆素养”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在良性循环上稳中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