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中国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个世界遗产。
这是宋元时期泉州商人出海经商的大致画面:从安溪庆阳的德化窑、磁灶窑或冶铁厂装货;去开元寺、景清寺或天后宫祈福平安,参加九日山祈风仪式;海运公司出具的出海证明;从刘胜塔、石湖码头出发,靠近万寿塔或江口码头.
7月25日,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中国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业中心”项目在《世界遗产名录》进行了评审并挂牌,成为中国第56个世界遗产。
“历史上的泉州,许多科学技术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闽南文化研究专家、泉州师范学院原副院长林华东教授难掩傲气。比如高超的水密舱壁造船技术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能;养殖牡蛎在洛阳桥基础上放一个“金钟罩”;宋元时期重要的商贸商品青阳块炼铁——的考古发掘,是宋元时期泉州开埠兴盛的历史见证。
水密隔舱技术提高船舶远航安全性
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唐时期,泉州成为中国四大名港之一。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发展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同名的东方最大港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1974年夏在泉州湾李青港出土的宋代古船是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的木制海船,也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的发掘揭示了宋代中国的造船技术领先于同时代的世界,也奠定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中国造船中心的地位。”著名航海史专家、中国海外运输史研究会原副会长王连茂说。
科学研究表明,这是13世纪在泉州建造的一艘三桅远洋商船。全船由12块舱壁板分隔成13个舱室,所有舱壁都钩得紧紧的,水密的。隔板和船体用铁钩钉钩在一起,两侧安装“肋条”增加船体强度。舱室和“肋骨”是中国造船史上的重要创造,可以大大提高船体的安全性。2010年11月,泉州水密舱壁船制造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于确定航行方向的水磁罗盘、用于探测水深和海底状况的测深锤.古船出土文物似乎在向人们讲述宋元时期泉州水兵以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航海技术驰骋于东西大洋之间的故事。当时航海习俗逐渐形成,还有海神崇拜、祈风祭海等。成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续。“宋代的古船能载200多吨,相当于一个商队带着700多头骆驼在陆地上的总运输量。随着贸易量和种类的增加,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逐渐凸显。”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博物馆馆长丁玉玲说。
古船上还出土了许多宋代磁灶窑、德化窑生产的窑技术先进的陶瓷制品。如今,德化的白瓷雕刻技艺享誉世界,被誉为“中国白色之乡”。科学研究表明,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就通过泉州港出口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泉州22处代表性历史遗迹中,德化窑遗址。
在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玉峰眼中,位于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庆阳下草铺,是一座天然的冶炼厂:当地铁矿资源丰富;五台山茂密的森林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的燃料;霞草浦北高南低,东西两山夹在中间,形成天然的“风箱”;山路附近是渡口,铁船可以顺流到达泉州港。“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说。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在李青的五年里,青阳钢铁有限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就是在全州设立铁务。”2019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化研究所在此进行考古工作,发现遗址使用小型高炉进行块铁冶炼,集中在10-12世纪,为宋元时期,证实了这本史书中的话。
经科学研究表明,安溪青阳下草铺冶铁遗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约5000平方米;在20米以上的高度落差中散布着17个梯田,发现了6个炉址和3个屋址。场地内功能分区明确,分布有冶铁生产区、铁行政区和工匠生活区。出土文物可分为冶炼文物、金属制品、陶瓷和建筑文物四大类,包括宋元时期的铁矿、矿渣、瓷器、铜钱、铁坯和建筑构件。
经分析检测,现场出土的铁矿样品中高碳钢样品所占比例较高,可能是块炼产生的。根据科学研究,该场地主要以块炼铁为主,集生铁和块炼铁生产技术于一体。它是中国科学考古发掘中第一个块炼铁和生铁冶炼并存的遗址。以该遗址为代表的安溪宋元冶铁遗址,具有独特的“硬化层”现象,在当时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代的海外贸易商品主要是瓷器、丝绸和茶叶,在宋代和南海一号的古船上发现的铁凝结物证明了铁在当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商品。
专家认为,安溪庆阳下草铺冶铁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体现了“采、产、运、销”的高度融合,其铁制品在泉州港进入海上通道,源源不断地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使冶铁经济和文化在宋元时期融入了世界海洋文明。
“板结层”冶炼处理技术世所罕见
年近八旬的老人陈德山常年守卫着洛阳桥。作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文史研究会会长,自1996年起参与主编
洛阳桥撷趣》《洛阳桥传说》等10多本有关洛阳桥文史的书籍,被人称为古桥的“百科全书”。位于泉州东郊洛阳江上的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的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点之列。在宋元时期,从泉州港石湖、江口等码头上岸的货物,在这里过了洛阳江,便能北送至福州乃至内陆腹地。
“洛阳桥的建造过程异常艰苦,主要是因为桥址在江海交接处,遍布滩涂淤泥无坚实基岩可依托,又深受江宽浪急、海潮侵蚀之苦。”陈德杉说,在当时泉州郡守蔡襄的主持下,首创了筏型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多项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使洛阳桥的成功建造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如针对之前桥基常被海浪摧毁的窘境,当时的建造者开创了现代称为“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即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放置石块并向两侧展开,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提高基址的稳定性。其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出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另一个技术是养蛎固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利用牡蛎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胶结成一个牢固整体,给桥基穿上了一件脱不掉的“金钟罩”,这种把生物学与桥梁建筑学相结合的固桥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创的。
洛阳桥桥板平均重达数吨,在风大浪急的海面上施工也是一大难题。智慧的古人在退潮时用浮排将石材运送至桥墩之间的恰当位置,等涨潮时利用浮力将石材调整安放至桥墩上。
洛阳桥的建造为当时泉州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等也是仿造洛阳桥而建造起来的。“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这是当地一句口口相传的俗语,正是泉州海纳百川精神气质的写照,也激励泉州在新时代继续谱写向海而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