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电影市场的开始充满了惊喜和争议。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数据,2月23日,《你好,李焕英》总票房达到43.4亿元,超过mainland China 《复仇者联盟4》总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四大票房。
同档《唐人街探案3》的低分也是业内意料之外的。元旦第一天春节,《唐人街探案3》以37.5%的比例排名第一。“春节档一般是多方资金平衡的结果。超过30%的很少。当时大家真的很期待《唐人街探案3》。”一位数据平台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出乎意料的是,豆瓣上《唐人街探案3》在发布第一天的开门红只有6.8分。截至发稿时,这一数字已降至5.6点。
作为《唐探》系列的第三部,《唐人街探案3》原计划在2020年春节上映。但受疫情影响,《唐人街探案3》上映日期被延长至2021年春节,显示了电影的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豆瓣《唐人街探案3》的评分为什么这么低?记者走访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内人士,意外看到豆瓣“水军”强大的控制力。
评分结果充满争议
豆瓣评分失真吗?
多年来,豆瓣评分是一部作品口碑的重要参考,但其结果也备受争议。2017年9月22日,毕导演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当日豆瓣评分2.0分(现2.2分,9.63万人参与评价),创下低分纪录,成为豆瓣上“史上最烂电影”。
被全网嘲讽的毕,在与豆瓣多次交涉不果后,正式起诉豆瓣公司为该片制片人,并索要1元钱,责令豆瓣公开说明情况。毕要求豆瓣回应“电影评分从2.0变成2.7,然后很快就没评分了”的原因,但一直没人解释。直到法院,豆瓣才回应说这次操作是“豆瓣接到投诉后做的人为隐瞒处理”。
2月14日,天眼查App披露了北京世川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Bi方)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豆瓣方)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判决结果显示豆瓣胜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毕说,很多人批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我接受了。他说不会再上诉了。
像《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唐人街探案3》这个分数是有争议的。“目前主流评分平台有豆瓣、淘宝电影、猫眼。后两者虽然有评分门槛,但用户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评价,但大众普遍认可豆瓣评分。”一位票房数据平台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豆瓣评分是情绪化的,是各种动作的结果。有时它不仅反映了一部作品的质量,也反映了观众的情绪。
截至2月24日,《唐人街探案3》在豆瓣、淘宝电影、猫眼的评分分别为5.6、9.0、8.8。其中,在淘宝电影上购买该片的用户有74%给出了五星评价,在猫眼上购买该片的用户有69.3%给出了五星评价,而在豆瓣平台上只有4.3%的用户给出了五星评价
说明豆瓣和票务平台用户的喜好差距很大。上述分析师表示,“并不是说《唐人街探案3》很好,每个观众的喜好都不一样,但这部电影是业界期待口碑两极分化的为数不多的电影。通常重要档期的电影会在上映前组织观片会。制片厂经理会根据自己的认可度来安排影片。《唐人街探案3》的初始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行业的判断。”
豆瓣创始人兼CEO阿拜也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定义了豆瓣评分机制:一人一票,比如42万用户评分,豆瓣程序将这42万到5颗星星换算成0-10分,相加除以42万得到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部分,中间没有评论,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每隔几分钟,程序就会自动再次运行,包括最新评分者的意见。“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被豆瓣节目判定为“异常评分”的账号。这些分数将被排除。"
“水军”团队报价表显示
一条豆瓣短评价格15元
很多电影人认为,豆瓣的低分意味着“水军”在干预。阿贝曾说有“水军”,但刷豆瓣评分难。他曾经说过:“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大致有四种类型的‘异常评分’:高评分注册/购买账号的,低评分注册/购买账号的,明星粉丝‘攻击豆瓣’的,死忠用户‘维护豆瓣评分公平’的。听起来挺吓人的,但是对豆瓣评分的影响没那么大,小的影响是短暂的,个别的。因为正常评分的人太多,也因为反刷分已经成为豆瓣电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但记者通过业内熟悉的宣传渠道,联系了豆瓣“水军”团队及其报价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在行业内很有名。”公司负责人海龙(化名)说前段时间热度很高的剧是我们的事。
海龙告诉记者,收到的大多数订单都是来自生产商的“好评”和来自竞争对手的“差评”。“豆瓣评分的控制和评价费用高于其他平台,主要是因为豆瓣评分机制复杂完善,他们(豆瓣)根据用户的注册时间、发言和评分给出不同的评分系数,这是用户评价工作评分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控制的是真正的老账号,会有正常的行为,‘好像是真正的用户’。"
记者获得的报价表显示,买一个豆瓣“想看/听”的价格是2元,“显示短评论的套餐”的价格是15元,“显示长评论(剧评)的套餐”的价格是20元,“喜欢/有用”的价格是1元,“举报”一次的价格是3元,投票、小组发帖、开分、涨分、评分维护等情况需要具体协商。
“量大可以便宜,每部片子不一样,可以做技术提分,根据到达数据为准。”海龙告诉记者,一般片方都会更倾向于“短评”套餐,因为短评的排序是将豆瓣成员的投票加权平均计算后的结果,通过算法的调校,更好地反映短评内容的价值。不过,高权重短评区域会因豆瓣系统原因在执行过程中有系统性的动态变化。比如:提分延迟、分数比例变化延迟、评分人数不足等均为正常现象。
一位豆瓣资深用户告诉记者,老豆瓣用户在看待豆瓣评分时,都会通过数据化图形“去水分”,“豆瓣评分会显示1星-5星及评价比例,这个数据具体呈现方式是竖状图,可以根据豆瓣同类影片的评分规律来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存在水分,比如豆瓣得分7分以上的电影,5星评价通常为20%,如果同等评分的某部作品5星评价达到35%以上,大概率存在水分。如果1星评价和5星评价明显多于其他选项,大概率也是存在水分的。”
豆瓣产品定位走向大众化
升级后内容被指“微博化”
在很多人的心中,豆瓣是文艺青年的自留地,大家在这个岁月静好的平台上聊爱好,聊生活,聊艺术。但随着用户规模的下沉与扩张,豆瓣已经完成了“破圈”。
“豆瓣评分反映的是文艺青年的喜好吗?”阿北曾在2015年就给出答案,早已经不是了。“早些年可能是的,因为来打分的人里文艺类的比例高些。但是现在每个月有一亿上下的人会到豆瓣评分,我不觉得文艺青年的势力变这么大了。基本能确定现在豆瓣评分反映了大众观点。只是这个‘大众’更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里,和豆瓣用户扎堆的地方一致。”
截止2020年12月份,豆瓣公布的注册用户达到2.2亿,在近年来新老用户的冲突中,豆瓣的产品定位不断走向大众化。
2021年1月25日,豆瓣App迭代更新至7.0版本,这距离其2018年8月份发布的豆瓣6.0版本,已经过去了近2年半时间。
与旧版“豆瓣App:书影音世界”强调个人记录功能不一样,这次更新豆瓣产品将视线转移到了社区。豆瓣的“社区化”主要体现在话题广场、豆瓣小组等方面。
豆瓣小组是豆瓣特立独行的文化存在。在豆瓣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组,比如有30万用户在“豆瓣劝分小组”劝人分手,有85万人在“掀起你的内幕来”揭露各行业的内幕,有69万用户在“豆瓣鹅组”分享娱乐圈八卦和生活态度,有近12万人在“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分享高学历背后的不如意的生活琐事。
“事实上,豆瓣开始逐渐‘微博化’,大多热门话题围绕着明星,粉丝们有组织的进行控评,一旦有不同的声音立刻会被口水淹没,流言、脏话不绝于耳。”上述资深豆瓣用户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很少在豆瓣小组发言了,因为怕挨骂。“微博上很多观点都搬运自豆瓣,甚至很多娱乐公众号的观点也搬自豆瓣,豆瓣已经全面进入‘微博化’时代。”
2月13日,爱奇艺起诉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豆瓣网关联方)名誉权纠纷一案在北京立案,爱奇艺方面称,三名用户在豆瓣网平台发布不实信息,诋毁爱奇艺,其中一名用户甚至以“爱奇艺《奇妙的食光》十几名男性员工打人、也打女粉丝”为题,发布虚假的内容。爱奇艺方面表示,在发现不实内容后,原告积极与被告进行沟通,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删除涉案文章、为原告恢复名誉、澄清事实;但是,对于原告的合理诉求,被告拒不执行,持续放任侵权行为不断蔓延,严重损害原告的名誉,给节目的声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
豆瓣方面就此事对记者表示目前此案已出一审判决,据说爱奇艺已上诉。因判决尚未生效,豆瓣“暂不予置评,相信法院会依法公正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