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旅游市场的关注度日益升温。各大旅游平台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好转,居民出游意愿依然旺盛。
“虽然最近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零星疫情,但国内疫情防控良好,消费者出行热情有增无减,端午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好转。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今年端午节的游客人数预计将在2019年恢复到同一水平,预计游客人数将达到1亿。”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谦表示。
"文化主题旅游和绿色乡村旅游将成为端午节假日旅游的热点."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正山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如今,游客越来越注重仪式感,也会更加注重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主题旅游。同时,今年端午节期间,夏至尚未到,气温适宜。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农村自然是一种新的选择,城市居民愿意体验农村自然。
短途旅行和周边游受到青睐
与“五一”相比,端午节期间的长途旅游已经降温,周边游和短途旅游成为主要的旅游方式。携程数据显示,目前近50%的游客在300公里内报名周边游;超过60%的游客选择在省内旅游。根据B&B木鸟的预测数据,在端午节假期期间,75%的用户选择停留1-2天,约20%的用户停留3天,并在假期前一天到达旅游城市并停留,充分利用3天假期进行娱乐。
北京外国语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教授顾惠民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亲子旅游市场来说,端午节假期将主要是短途旅游、周边游或当地的休闲文化活动。同时,端午节将增加游客对以节日为导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如粽子、雄黄酒等端午节食品和当地产品,以及中药保健的延伸消费。
木鸟B&B发布《2021端午假期民宿预测报告》,认为用户的住宿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地主的构成越来越丰富,B&B的产品不断升级,品牌化和集群化逐渐形成。疫情期间消费习惯的重塑让用户可以积极选择小众周边游。
民间文化红色旅行
据桐城旅游和桐城旅游联合发布的《2021端午小长假居民出行出游趋势预测报告》,端午节民俗文化旅游仍是不可或缺的细分市场,预计在古村镇和宗教寺庙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将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热点。从马蜂窝旅游大数据分析,今年端午节,年轻游客依然青睐人文历史经典,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预订热度依然很高。携程数据还显示,端午节期间,与2019年疫情爆发前相比,定制游的订单量增长了近30%,主题游增长了365%。
刘正山告诉记者,不像以前的“来这里旅游”,今天的旅游业正在日益转型升级,游客更加注重体验。
“在端午节假期,在旅途中感受一下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特别希望孩子们能体验一下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工作很忙的刘先生,很早就定制了携程推出的端午节主题亲子营。他告诉记者,“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户外生存技能,还可以体验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如旱地龙舟、香包和饺子。”
“端午节旅行的新亮点
刘正山告诉记者,赛龙舟、种植艾蒿等许多端午节活动适合在农村举办,参与主题活动和体验民俗的相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旅游的发展,对激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顾惠民认为,农村振兴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也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消费驱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农村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提升农村文化价值,进而促进农村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至于B&B产业如何更好地帮助乡村旅游发展,刘正山建议,B&B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应该千篇一律,应该因地制宜地设计,以匹配当地的乡村旅游特色。B&B应该有完整的功能。B&B并不意味着土壤会掉渣。B&B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