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豆瓣8.1,票房360万,戏曲电影为什么没有观众?》的文章引起了关注。文章说正在上映的一部粤剧电影在豆瓣评分很高,但票房表现只有360万元,与观众的好评形成鲜明对比。
当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工厂门口用相机记录下《工厂大门》时,《火车到站》是工人们赶着下班,《水浇园丁》是呼啸的进站列车,《定军山》是正在浇水的园丁,远离中国的任庆泰把相机对准著名的京剧资深演员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西方人在电影诞生之初就把镜头对准了工业时代的生活场景,而中国人则把镜头对准了在农耕时代成长起来的传统戏曲,显示了中国电影观念的独特趣味。
在西方,电影已经从一种杂耍艺术演变为一种主流艺术形式,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崛起,电影正在走向大众的视野,而歌剧则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逐渐远离大众。虽然歌剧随着电影的诞生很快上了银幕,但由于歌剧与电影的联系,这一特殊的电影类别并没有成为公众观看电影的主要膳食。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的深厚积淀,使得传统戏曲电影得以长期存在,而维持这种特殊电影存在的观众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守护者,在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他们保留了中国观众的传统兴趣。而兴趣的“传统”恰恰决定了戏曲电影观众的“少数”和“精英”特征。换句话说,在工业文明压倒农业文明的时代,戏剧电影的观众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被大众化。
如果说戏曲电影观众的“小众”特征是由社会转型造成的时代风尚决定的,那么戏曲电影观众的“精英”特征则是由戏曲本身的传统和独特魅力决定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问世以来,已经有500多部不同类型的戏曲电影。优秀戏曲电影的观众数量并没有超过同期流行电影的观众数量,但这些电影并没有因为观众数量少而影响其艺术质量。只要把戏剧和电影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艺术品质是可以展现的。相反,任何试图以电影的方式压倒歌剧独特价值的作品,不仅会被观众所排斥,而且会大大削弱作品的质量。比如上面说的粤剧电影,就是一个流传很广的传统爱情故事。虽然导演试图将歌剧语言与电影语言紧密结合,以展示歌剧的特点,但电影的宣传重点是视觉特效造成的视觉冲击,这本身就表明了对歌剧电影观影点的误判。
关于一部戏剧电影需要什么样的观众,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无论是增加院线数量,还是开设专门的院线,都是争取观众的宝贵尝试。而让观众远离的本质是抛弃歌剧的艺术魅力,追逐背离歌剧精神特质的噱头。戏曲电影要对观众进行定位,需要在认识“少数”的基础上满足“精英”口味,然后随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掘和培养观众新的审美情趣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