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5月19日电 “辉煌的太原历史文化展”1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博物馆举行。一千多件文物直观地展示了太原从古代到明清的发展。每一段历史都值得回忆。
旧石器时代,太原最早靠用石球和刮刀狩猎、切肉为生;春秋时期,赵简子首先修建晋阳城,开启了晋阳城1500年的辉煌;汉代,当地人饲养五种动物,使用牛;北朝时,这片土地东西混杂,外族人来来往往;隋唐,这里是大唐的“陪都”;明清两代,朱元璋的后裔在此繁衍生息,为后世留下了一系列地名和民俗。
太原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介绍说,本次展览共分为“晋阳城河湾”、“画角看州”、“雄门镇军威”、“太原篝火照中原”、“地贵”五个部分自然曹植”,通过展示文明起源、晋阳市、符拔北都、千年府城、现代工业等。解读城市历史,城市与人,城市故事,
太原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前从未有过系统的城市演变展示。上述展览可以说是弥补了这个不足。
展览的第一部分“金阳城河曲”,出土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土塘村。距今300万年至1万年左右的石球和刮刀虽然略显粗糙,但也有明显的加工痕迹。相隔不远的彩陶壶和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左右的壶,装饰精美,审美品位更上一层楼。
在太原2500年的建城历史中,晋阳古城的历史是一个色彩丰富的时期。
展厅一侧的墙上,从东周、十六国、北魏,到隋唐、宋元、明清,晋阳古城遗址的文化积淀层在观众眼前前后延续了约1500年。“从建筑的基址到灰坑,到祖先留下的砖瓦瓷片”,这里的历史从冷号变成了发现地。春秋时期,中国文学皇帝赵简子、刘恒和唐太宗李世民从历史教科书中退位。
张说,展出的1000多件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从史前的三条腿骨灰盒、土鼓、汉代的简牍,到北朝的鸡头壶、陶俑、玻璃杯,再到明代金宫使用的瓷碗。
北朝至隋唐,晋阳这座名城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大都市。
在“兵门雄镇兵器量”展览单元中,北朝娄睿墓出土的陶俑阵列,近在眼前。在展厅的中间部分,数百个武士人物、骑马人物、女性官员人物和女仆人物独自站立。环顾四周,一支地下军队似乎醒了。
“娄睿墓发掘于1979年。墓主人是北朝鲜卑的一个贵族家庭。出土文物800多件。现在展出的陶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太原博物馆公共服务科评论员甘璐说,这些陶俑在山西有着鲜明的特色。他们圆脸,脸型丰满,鼻子眼睛嘴巴都集中在脸中间。而且肚腩圆润,腿细而短,是东魏至隋唐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
山西是北朝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当时,晋阳市在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并不孤单。
“晋阳是当时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也是丝绸之路东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胡商人
在“太原篝火照耀中原”单元中,一件明末青花瓷器极为珍贵。
“这种瓷器具有‘内食制作’的知识,表明它来自王宓。”甘露说,据专家推测,这件瓷器出土于明朝万历年间至崇祯年间的太原食街,是晋宫为数不多的实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