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给石虎金银。谁知道怎么破,怎么买成都府。”几百年来,关于张沉银的歌谣由来已久,终于在彭山得到了印证。数万件水文物使人们看到了张河口沉银的传说。
考古学家如何在彭山河口明末战场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发掘?这些考古发掘如何证实张沉银的传说?5月17日晚7时30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江口申银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智言将做客“名人讲堂”。这位微博粉丝达299万的“考古君主”将在四川图书馆星光厅以“江口申银遗址——考古发掘心得”为题,分享江口申银遗址考古发掘背后的故事。
中国第一次围堰考古
自2005年以来,梅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发现了大量文物。鉴于“江口申银遗址”已经进行了多次发掘,许多专家呼吁尽快组织人力和资金进行水下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联合国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对江口申银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
回想2017年1月5日江口考古正式开始的时候,刘智言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在民间流传多年的传说,刚刚在我们手里成为历史。这种时空与文物、历史的对话,足以震撼所有人的心灵。”
来到江口,考古学家发现,传统的考古神器“洛阳铲”在这里毫无用处。于是围堰引流河水,在干旱地区进行勘探开挖,最终成为大家的共识。刘智言回忆说,由于河流水流的季节性特点,只能在闽江枯水期进行开挖。这是四川省第一次水下考古发掘,其大围堰面积开创了内河考古的先河。
围栏搭起后,同时启动10台大功率水泵,2000多平方米面积的水终于排干,露出卵石,形成“河中小岛”。
目前,江口遗址一期水下考古发掘已取得“三项第一”,这不仅是我国第一次内水围堰考古,也是我国第一次民间传说直接证实的最高级别的神宝遗址发掘,也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张贵妃金书。
高科技设备有助于考古
挖哪里,怎么挖,怎么围?在正式发掘之前,这是考古学家的当务之急。江口申银遗址的考古工作是现代工作方法和最新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说是考古界新技术的一次伟大实践。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如果放在20年前,考古学家想都不敢想。
这次考古可以说是四川考古的一个创新:一是通过临时围堰工程解决考古发掘平台;其次,通过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挖掘区域;第三,利用全站仪在挖掘过程中准确定位水上文物的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空摄影技术收集文物信息。“全站仪的定位,通俗点说,就是发现文物后,以详细坐标的形式标出这件文物。”刘智言告诉记者,“这样,所有出土文物都有确切的位置,关联关系清晰,对我们还原历史很有帮助。”
此前,江口申银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在此展出你对江口申银遗址考古感兴趣吗?快来报名“名人讲堂”,听听“考古王”的教学。本次活动将从社会上招募120名现场观众(以最终主办方的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现场聆听刘智言的演讲。封面新闻APP也将于5月17日晚7: 30直播。不能来现场的读者可以看直播封面,很精彩。
“名人讲堂”是四川省历史名人文化遗产创新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集团(封面新闻、华西杜诗报)和四川省图书馆承办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深受粉丝追捧。自2018年11月正式开馆以来,“名人讲堂”共举办了22场精彩讲座,邀请了、阿来、李博、梅、方北辰、孙等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专家与观众坐谈,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为观众准备了文化衫、手铲等古文创作套餐。5月17日,打开封面新闻,观看直播,拿下“考古王”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