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冬日的阳光下,国家速滑博物馆被银装素裹,分外刺眼。这座体育场被22面晶莹剔透的“丝带”形弧形玻璃幕墙环绕,也被称为“冰丝带”。目前,国家速滑博物馆已正式落成,“冰带”、宏伟的钢结构“鸟巢”、智能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形成了世界第一个“双奥运之城”北京。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各种冬奥会场馆的建设和热身活动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冰带”)已正式竣工,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进行了装修。
记者从北京朝阳区了解到,朝阳区有13个冬奥会场馆和设施。随着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和3个竞赛场馆和10个非竞赛场馆的选址,冬奥会场馆建设和氛围营造不断推进。
走进高33米、可容纳约1.2万名观众的国家速滑博物馆,蓝色的墙壁呼应着深蓝和浅蓝色的交替座位。国家速滑博物馆是主体育场,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采用全冰设计。目前,冰面是亚洲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冷却系统的冰面。平时场馆可同时接待2000多名市民进行冰球、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赛后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令人惊讶的是,国家速度滑冰博物馆仍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智能场馆。在5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场馆引入了“室内外综合定位导航系统”等技术。这就像给会场配备了一个“智能大脑”。有了这个大脑,国家速滑博物馆未来将为观众、赛事组织者和参与者提供智能化、高质量、个性化的观看体验和完整的服务保障。
在“冰带”的东南面,以“水”著称的体育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完成了“水冰转换”,实现了从“水立方”到“艾斯库伯”的华丽转身。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将作为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的场地。目前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第二次“水冰转换”已于2020年12月21日顺利完成。国家游泳中心还利用南广场的地下空间建造了两个冰面,一个作为标准溜冰场,另一个作为冰壶场。届时将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冰壶项目的体验基地,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与此同时,国家体育馆完成了改造,增加了专门为冬奥会准备的制冰功能和除湿系统,并在其北侧新建了一座冰球馆作为训练馆,同时增加了更衣室等设施。改造后,体育场总面积约为9.8万平方米,配备了两个符合奥运会比赛标准的冰球冰面,一个用于正式比赛,另一个用于赛前训练和热身。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冬奥会主要媒体运营中心),主要承担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的功能,北京冬奥村建设工程也将在2021年底前分期完成。
一方面是经常被报道的“冰带”、“水立方”等“冰场馆”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宣传、体验、比赛等“热点活动”的开展。在朝阳区,冬奥会的“硬件”和“软件”正在同时建设。
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以来,朝阳区通过宣传、体验、比赛三大板块,不断推广冰雪运动。依托该地区丰富的冰雪场馆资源
朝阳区积极响应普及冬奥会知识、宣传冰雪运动“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展联动。通过走进社区、公园、机构和群众,冬奥会知识的普及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群众冰雪运动意识和观战常识增强。
撬动冬奥会服务京津冀。“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朝阳区还将推进“双奥运公园”品牌建设,深刻把握奥林匹克公园作为世界首个“双奥运公园”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强夏冬两季奥运遗产的综合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升场馆智能化水平,推进冬夏两用、不同季节再利用场馆的利用改造,实现冬有雪趣、夏有水、人共享奥运遗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