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个成绩要收费 每天打卡增负担 信息捆绑隐患大
低质教育类App随“智慧校园”泛滥成灾
近年来,随着各地“智能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应用成为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站实现的传统功能。“下载一个app看这些原渠道能看到的信息,不是更方便,而是更麻烦”。
也有家长抱怨,“班级信息发布应用,英语口语练习应用,暑期阅读打卡应用.为什么一个app就能完成的内容?”
“如今,所有学校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校园’,这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App的泛滥和低质量不仅没有让校园变得“智能”,还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其教育“智慧校园”在各地迅速建设和发展。如何让这种“智慧”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走一条合理的、可持续的道路?
21世纪教育学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现代化必须是教育理念和制度的现代化,而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教学内容电子化,或者用人脸识别技术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和行为,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是为了解放人们,而不是限制他们."熊丙奇说。
熊丙奇建议学校应首先明确教育信息化应更多地用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探索教育评估过程。如减少校会,提高沟通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信息公开,跟踪学生学籍变化信息,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教育App的使用应由学校的教师委员会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论证,并广泛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不可能简单地把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转嫁给学生和家长。”熊丙奇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家永指出,消费者在校园使用应用时应该有更多的选择。软件有什么功能,老师和家长有什么需求,App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所有这些信息都应该公开,让家长和老师投票。如果家长同意对项目收费,也可以考虑在一个App上整合定制校园功能服务,向软件开发企业公开招标。
熊丙奇指出,教育信息化不能被强制作为评价学校现代化的指标,学校不能以教育信息化的名义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