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了新冠疫情后全球市场的复苏,2021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安装量的一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Marina Bill)指出,“在中国,所有行业的增长都很强劲,特别是电气和电子行业,2021年,这一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16万台,同比增长了30%。受电动汽车制造业拉动,汽车行业也出现了强劲复苏,2021年,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安装5.07万台,同比增长89%。”
中国已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相关规划,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对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均带来重要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中国仍有很高的成长潜力,”玛丽娜·比尔称,“2020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员工246台,在全球排名第九。而十年前,中国的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仅为每万名员工15台。”
在今年8月底于北京举办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金壮龙介绍,2021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金壮龙说,市场增长的同时,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太空机器人、深海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高复杂度产品实现重要突破。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应用深度和广度加速拓展。
据统计,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22台/万人,比2012年增长13倍。服务机器人等在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34.330,-0.27,-0.78%)、新模式、新业态。
此次大会上,由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预计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机器人前沿创新技术方面,医疗微创机器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高端仿生机器人等技术保持国际前沿水平,未来有望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工业视觉、云服务机器人等更多领域实现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产业的问题和挑战仍然存在。9月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委员会委员陶永在《经济日报》上撰文指出,在产业和技术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的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面对诸多挑战。
在机器人核心技术层面,陶永表示,目前部分机器人核心技术尚未有效突破,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在机器人的产品定位层面,部分产品的功能定位还不够清晰,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足,同类产品扎堆,机器人功能单一,解决的痛点问题不够明确;在机器人企业规模层面,当前龙头企业规模有限,与工业机器人相比,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整体营收规模偏低。
对此,陶永建议须多角度施策。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形成机器人核心技术创新生态。需持续攻克相关核心技术,以实现自主可控,进一步攻克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柔顺控制、操作系统、机器人编程与仿真、系统集成与应用工艺等核心关键技术。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与机器人企业“产学研用”应密切结合,协同攻关。
其次,要进一步发挥机器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速产品的应用推广。应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医疗健康、社区服务、电商无人配送、无人售货、商业清扫与巡检等服务机器人场景的建设。围绕医疗康复、特种服务等领域的紧缺需求,建立机器人市场准入的绿色通道机制,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审批周期。加强监管规范,保障机器人产业长效稳定发展。
再次,要加强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探索产教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新模式。针对机器人亟需的专业领域,加强跨学科复合背景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机器人相关学院、专业设置上予以创新探索,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构建机器人学术型人才教育新型模式,加强机器人领域的校企交流合作。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机器人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依托我国机器人产业优势区域、成熟园区载体和活跃资本的介入,促进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以便提供完善的机器人本地供应、产品认证和质量检测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