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电柴达木盆地的“黄蘑菇”撑起牧民的“致富伞”
黄蘑是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天峻县的特色农产品。因其肉多、嫩、脆、营养丰富而广受当地人喜爱。
往年的夏天,黄色的蘑菇会像竹笋一样“冒出来”,并伴有雨水。这个时候牧民们就会结对,抢山上的黄蘑菇来卖,这对牧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收入。然而,黄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采摘期短、不易常温保存等。如何实现黄蘑的规模化采摘、储存和销售,延伸产业链,依靠黄蘑富民增收,一直困扰着当地百姓。
自乡村振兴启动以来,天峻县杨康乡就盯上了这一机遇,争取2020年中央财政5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项目,在查浩尔村实施了黄蘑烘干加工项目。通过购买烘干机、包装机等设备,成功建成了加工黄蘑的厂房,将购买的黄蘑进行烘干加工,然后真空包装出售。
正是这一年,杨康乡聘请了从事畜牧业多年的多吉佳担任朗晴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收购了55公斤初级黄蘑菇,在全县超市加工销售。
“我们把从牧民手中收购的黄蘑及时清洗、晾晒、烘干、包装,然后出售。以前大家夏天只能吃黄蘑菇。现在,黄蘑已经加工好了,不仅可以长期保存食用,还可以把我们的特产卖到各地。我们今年扩大了生产规模,现在期待着雨季的到来,它会给我们带来丰硕的成果。”多吉加笑着展望未来。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杨康乡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争取并整合了2021年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青年帮扶资金175万元,对厂房进行了改扩建,将黄蘑加工厂搬迁至县扶贫工业园区。改扩建的黄蘑加工厂占地面积386.2平方米,包括预处理车间、车间、保鲜仓库、烘干车间、包装车间、成品仓库、实验室,并配备黄蘑烘干机。并推出了黄蘑酱等特色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形成了集黄蘑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正在办理SC认证手续。
“2020年,通过几次烘干实验,每7.1斤鲜黄蘑可以烘干成1斤干黄蘑。按现有设备,每天可烘干3000斤干黄蘑。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当地15名牧民从事工厂车间工人工作,从事采购、运输物流、装卸、包装、码垛及产品运输等工作。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向洋乡长阳西卓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