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注册制下,新的查询规定已经实施半年了。在投资人“抱团压价”的现象下入围等等。与此同时,投资者报价集下投资者有效报价区间的平均宽度从新规前一个月的1.18%提高到39.40%,部分项目有效报价上限超过发行价格一倍。
此外,新规实施后,注册制下IPO定价有了突破。据陈友新介绍,在新规实施之前,由于承销规则的原因,网下投资者更关注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以及公司在市场上的可比估值水平等诸多因素。竞价、抱团等行为受到抑制,线下询价的合规性、独立性、专业性得到加强。以新规后2022年2月24日发布的华勤科技为例。虽然近43.77%投资者报价集下的投资者充分认可公司价值,但难以给出较高报价的尴尬局面,促使网下投资者报价中枢逐渐上移。此外,发行定价可以突破“四值中较低者”,新股定价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进一步增加了买卖双方的激励和约束,突出了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已发布的126个项目中,有26个项目突破了“四值下限”,其中许安生物最高突破14.21%。
广发证券表示,新规生效半年以来,新股投资逻辑逐渐从“入围”转向目标投资价值,询价价值发现功能凸显;定价机制有效性显著提高,IPO定价市场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新股上市后喜忧参半。
报价组织结构的优化
从市场表现来看,IPO不再是单边暴涨,而是一种正常的喜忧参半的局面。
据Wind资讯统计,新规前的第一个月,科创板和创业板IPO项目上市首日、第5日和第10日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1.42%、179.88%、159.35%和284.08%、250.07%和230.96%。新规实施后,截至2022年3月17日,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IPO项目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分别降至32.00%、30.22%、30.52%和76.22%、64.04%和65.25%,跌幅明显。陈友新认为,“新规实施后,新股上市后的涨幅明显低于实施前,说明定价趋于合理。”
此外,据Wind资讯统计,自新规实施至2022年1月底,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共有94只询价IPO发行上市,其中22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相比之下,今年2月,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9只新股中,仅有1只破发,破发率暴跌,新股上市后表现“坚挺”。截至3月17日,3月以来上市的11只新股中,有4只破发。陈友新认为,“主要是受3月份a股市场宽幅震荡的影响,有3只在3月14日至3月15日期间上市。”
广发证券表示,新规实施初期,出现了新股阶段性破发的现象。然后,随着新股报价和定价逐渐回归市值,新股破发数量明显减少,对新股的投资从博弈行为转变为对新股价值的判断。
陈友新表示,“总体来看,随着新规的实施,注册制下的IPO破发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宽市场的影响
同时,陈友新表示,承销商的合理定价能力正在逐步加强。承销商在投资报告撰写、发行定价等方面更加客观、审慎、专业,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守门人”的作用;同时,新股破发带来的后续风险进一步推动承销商发挥合理定价作用。
“市场自我平衡能力在提升。”陈友新进一步解释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案例的大幅下降,说明市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市场买卖双方进一步博弈,从而重新建立了一二级市场的平衡。
全面注册制度的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满足。
证券公司保荐承销业务并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列为2022年的任务之一;同时,证监会在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时表示,逐步具备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
"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三个变化."陈友新认为,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加强新股估值定价,提高合规管控程度,审慎合理报价;有利于券商进一步强化承销功能,做好价值传递、利益平衡和综合服务。有利于IPO项目的合理定价,提高融资效率,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广发证券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未来资本市场将加速募集新产品,社会资本将选择和判断更具投资价值的企业。因此,券商投行业务的重点将从保荐业务转向保荐承销业务。
陈友新就未来如何加强投行签约和销售定价能力建设提出四点建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做好“把关人”;提升估值能力,以优质定价实现价值传递;加强营销能力,积极拓展机构客户资源;强化员工专业水平,打造多元化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