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正在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的热门话题。
委员们普遍认为,促进数据安全有效利用、共享和流通,挖掘数据价值,将快速释放数据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数据交易信、证券监管、市场监管等。都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但对数据行为的整体监管不力。张颖说,建议充分发挥工信部、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的管理职责,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加强数据要素市场特别是流通交易的统筹监管。
商界代表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茜认为,数据交易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等,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健全数据要素交易平台监管机制,明确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监管主体、职责和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圭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建议,结合国家“东西计算”的统一布局,成立专门的数据监管机构,形成统一的数据监管机制。可以适当借鉴证券期货交易领域的监管模式,形成有效的统一监管和发展促进体系。
交易平台建设仍缺乏整体布局。
相关统计显示,自2014年12月31日贵阳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以来,各地已建立了近20家数据交易中心和交易所。
王茜认为,交易平台的设立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现有的交易平台都是各省(区、市)和地级市自行设立,无法支撑国家“双循环”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交易平台的建立也缺乏区域层面的整体布局,同一区域存在重复建设和数据割据现象。
王茜建议,第一,从“双循环”、区域发展等国家战略出发,综合考虑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数据要素的供求关系,加强国家层面的布局。二是建立数据要素交易平台的设立标准,对平台设立在资金、人员、交易规则、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等方面规定相应的审批要求,防止平台重复建设、无序生长。三是规范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内部治理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朱建议,各方应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数据安全和数据合规为重点,制定更加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数据处理主体的权、责、利,并兼顾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特点和实际。要避免一刀切,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断完善。
2月28日,工信部表示将积极培育数据元市场,支持北京、上海数据交易所建设。张颖认为,依托沪、京等地,建设一个高效、充满活力、秩序井然的数据确认是数据元流转交易的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回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2021年提案时提到,如何在现有法律基础上进一步界定数据权属,尚未提出基本方案并形成基本共识,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今年,连继续建议加快数据确认的理论研究和影响评估,全面论证数据确认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建设。加快数据确认立法。
关于数据确权,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逸晨表示,我国关于工业数据使用的相关立法尚不完备,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明确企业或工业数据的所有权,规范数据流通和使用所产生价值的归属和分配,明确企业/行业获取数据的合规途径,确定数据的可交易性和合法性。建议加快数据资产确认的国家立法。
数据流转的难点在于流转不畅,交易不活跃。要推动数据资产的市场化交易,就必须保证数据资产的安全。朱建议,围绕数据治理全过程、数据安全风险监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资源安全保护、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等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区块链、数据沙盒、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同态加密、零信任机制等技术创新,从而打造出能够满足数据安全合规体系建设需求的产品体系。
另一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南科大代理副校长李晶认为,应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犯罪分子的成本。对于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非法平台,要严厉处罚,禁止其再次经营。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终身禁止其入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树奎表示,数据交换应着力探索数据安全与资产交易的结合。
张颖建议,通过重大项目、牵头揭示名单、试点示范等机制,培育壮大一批从事数据合规评估、质量评估、定价咨询、券商撮合、数据交割等业务机构。建议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数据元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考核范围,培育数据型“独角兽”和“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全社会数据有效供给。
连建议,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互补发展格局,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层次、跨区域、跨系统的数据要素市场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