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至今已有三个月。开市以来,随着维博液压公开发行股票获得证监会核准注册,以及北交所转科创板公司冠电防务成功过会,北交所“专、新”的特色得到体现,市场参与热情也越来越大。
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的产生显示了新的活力。如果从长计议,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改革是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的主线,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公开市场服务
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北交所的成立,是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巩固和延续,也是新三板在八年多改革探索基础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以北交所为导向,以新三板为支撑,市场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起点。
北交所11月15日成功开市。试点注册制同步落地,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四套平行上市标准兼容并蓄,审核过程公开透明,自律审核与注册程序高效衔接,拓宽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受益面。精选级自然投资者准入标准由100万元下调至50万元,解决了股票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的制度障碍。技术和机构规则已成功实施,并经受住了初步的市场考验。
创新层和基础层不仅为北交所培育和输送优质上市资源,还承担着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尽快熟悉资本市场文化、满足企业早期融资交易需求的重要责任。2021年,新三板推出可转债制度,允许设置市场化发行条款,充分发挥股债产品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化投资者准入机制,将创新层自然人投资者门槛由150万元降至100万元,扩大投资者规模;丰富具体事项协议转让的应用,提高交易系统的灵活性。
北交所和新三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82家,其中87%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经营业绩突出,创新能力强。新三板有6932家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符合北交所的财务要求。全市场共有783家公司被评为“小巨人”,59家公司成长为“单项冠军”。2017年以来,已有65家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国家战略功能更加凸显。
以注册制为导向,北交所制度规则涵盖上市、融资并购、公司监管、证券交易、会员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六大主线,紧密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殊需求。融资产品多样丰富。在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权益工具的基础上,引入授权发行、上架发行、自营发行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交易机制便捷高效,不改变投资者的交易习惯。在连续竞价的基础上,不加价。
新三板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公布以来,挂牌申报数量同比增长46%;新增上市辅导的上市公司中,近九成计划向北交所提出申请。2021年市场分层过程中,96%符合条件的基础公司申请进入创新层,为分层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有3家公司向科技创新板、创业板提交转板申请,3家公司通过区域市场绿色通道快速完成新三板挂牌。
改革的成效不断显现。
在北交所“领头羊”的影响下,市场运行平稳、向好,市场功能进一步恢复,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市场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变,改革效应不断显现。
据北交所和新三板统计,2021年全市场发行598次,合计融资281亿元。其中,41家公司通过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5亿元,2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已启动再融资,持续满足企业大而高效的融资需求;52家公司完成定向发行557次,募集资金206亿元,其中自行发行122次,募集资金10亿元,通过发行募集的金额同比增长55%,进一步发挥了小额、快速、按需融资的功能。自北交所宣布成立以来,公开发行效率显著提升,股票认购倍数翻倍。定向发行结构得到优化,外部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同时交易有了很大的提升,财富效应显现。2021年市场成交额2815亿元,同比增长1.17倍。北方证券交易所在领导示威游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开市以来,日均成交量较改革前精选层增长3倍,日均换手率1.8%,整体年化换手率43.4%,符合中小盘股票的流动性特征。股票年均涨幅99%,平均市盈率47倍。市场深度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价格韧性增加,交易质量明显优化。创新层和基础层得到有效带动,全年成交额同比增长20%,10项指数全部上升,估值和定价能力提升。
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投资者人数超过476万,同比增长1.9倍;100多只公募基金股票入市交易,8只新成立的主题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全部入市,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为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奠定了逻辑基础。证券公司增加业务投入和企业储备。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推动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创新共同服务。
中小企业新局面。工信部、科技部协同支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藕合效应。全国已有19省相关地市加大对企业到上市挂牌奖补力度,各地政府从培训培育等多维度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登陆北交所和新三板创造条件、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