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过渡期,《资产管理新规》终于落地。资产管理行业逐步打破刚性支付,有助于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对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规实施后,金融业相关领域会发生哪些变化,对普通投资者会产生哪些影响?金彩版从本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过渡期(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于2021年12月底正式结束,影子银行的风险拆解取得了实际成效。1月24日在中国银保监会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拆除高风险影子银行,全面落实《资产管理新规》。
业内专家认为,自2018年4月发布以来,“新资产管理条例”有三大核心要义:一是拆除“影子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二是同类资产管理产品要统一监管标准,防止套利;三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参与者广泛,如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行业能否规范发展,直接影响金融风险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拆除影子银行
为什么要出台《新资产管理条例》?拆除影子银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主要原因。
2012年,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2017年12月底规模达到111.58万亿元的峰值,占当年我国金融资产的四分之一,超过当年GDP总量。
诚然,资产管理业务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风险也迅速积累。2017年之前,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曾经开发过种类繁多的产品,相互交织、相互杠杆。由此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间接直接融资”,这也是影子银行风险的来源。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资产管理业务属于直接融资,资产管理机构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对投资者的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资产管理产品的金融属性应该是证券."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认为,这是资产管理市场最关键的问题。没有这种认识,整个市场就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然而,在实践中,直接融资已经异化为间接融资。——家金融机构,打着资产管理的旗号,在做银行信贷业务,他们就像银行的影子,不断积累影子银行风险。
以刚性赎回的银行为例。要知道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必须满足非常严格的监管要求,比如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等。但这些影子银行业务打着理财的旗号,绕过信用监管、践行信用,将本应投入技术创新、科研开发等领域的大量资金投入到抵押品充足的成熟传统行业,增加了金融机构和宏观经济的隐性杠杆。
“正规金融体系外监管不足的影子银行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宏观调控,增加了社会融资成本,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加剧了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传导。”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此,迪斯曼在资产管理新规出台之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同类型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规则不同。比如银行、保险、证券发行的部分三类产品属于同一类型,但当时对应三个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未能形成对立的监管协同,分业监管无法覆盖混业经营的风险池,甚至进一步催化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复杂性。
要治病,就要去根。因此,《新资产管理条例》的总体思路是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的种类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产管理业务作出一致的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产管理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必须坚持有针对性的问题导向,聚焦资产管理业务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央行负责人表示。
随后,为落实《资产管理新规》,银行理财、证券期货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等配套规则相继落地,共同构成了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监管体系和规则体系。
有了规则库,风险化解工作才能稳步推进。2018年4月《资产管理新规》发布后,经过整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下降了20万亿元。“融资类信托占比持续下降,渠道业务大幅下降,违规信托项目累计下降超过8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曹宇近日公开表示,一些复杂嵌套、联营等高风险业务已经整改清理。
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行业也在积极转型。以市场份额最大的银行融资为例。根据《新资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应与信贷、自营、证券投资银行、保险等金融业务相对分离,通过具有“自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即银行金融子公司进行经营。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内的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3家已开始运营,逐渐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标准化服务实体
“目前过渡期整改已基本完成,总体符合预期。”曹宇表示,从银行业来看,截至2021年12月末,保底理财和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清理完毕,大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改后,影子银行拆解已取得实效,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情况已得到根本扭转,资产管理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大幅提升。
“银行业保险业资管机构不断提升资金配置能力、拓展投资领域、缩短投资链条,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实体经济。”曹宇说,截至2021年11月末,银行保险机构资管产品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金近40万亿元,约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3%。此外,理财、保险资管、信托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股票、债券规模超27万亿元,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为更好地把握政策指引方向、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加大对制造业领域的研究,重点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科创金融发展。”工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关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领域,加快绿色金融转型升级。截至2021年12月末,工银理财支持制造业投资规模突破1200亿元,新增8100亿元投资用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投资各类绿色资产余额近6300亿元。
经过3年过渡期,资管行业成功“瘦身”,轻装上阵重新出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各市场主体也在积极开展服务创新,资管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期限结构日趋多样,机构体系更加完善,覆盖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旨在持续为投资者实现更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截至2021年12月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共有3.63万只,投资者数量达到8130万,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接下来,将坚持严监管、强监管不动摇,坚持严格落实‘资管新规’统一标准。”曹宇说,对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对违规行为保持高压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