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第十五届成都CPPCC第五次会议在金牛宾馆开幕。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CPPCC委员聚焦“稳字稳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两会”开幕前一天晚上11点,成都市CPPCC委员、NLD市委法制委副主任、四川荣成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金富刚刚在后台系统上传了今年带来的14件提案,就金融、民生、政府监管等社会各界和公民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关于顺风车管理和发展的建议,关系到广大市民的便利,引起了关注和热议。
建章立制 破除发展“瓶颈”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弱化的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六稳”“六保”,特别强调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城市分担成本、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等功能符合当前经济社会需求,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就业和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王金富获得了更多的数据。“成都顺风车订单约4.2万张/天,对应的碳减排约21万吨/年,为近10万居民提供多渠道增收就业岗位和近2万个全职工作岗位。”他认为,在鼓励这一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针对尚存的监管灰色地带、刚性定价等限制性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打破发展“瓶颈”。
王金富认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搭便车与无牌“黑车”的法律边界尚未明确界定,搭便车是否违法在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模糊不清,将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出行作为对非法经营的打击动辄简单粗暴。其次,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中,顺风车车主与乘客分担“部分出行成本”,但这一内涵相对模糊,无法与准确的规则和制度相匹配,也没有考虑到车主为提供拼车而必须付出的额外时间、能源成本、车辆负荷和磨损等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主对乘客集约通勤和绿色出行的热情。
划清“黑车”和“顺风车”分界线
为公众分享出行提供保障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王金富从制度入手,提出“将搭便车服务纳入监管使其合规,重新引导搭便车定价,严格管理搭便车平台和司机行为,培育鼓励搭便车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希望通过严格管理平台、严格数据对接,划清“黑车”与“搭便车”的界限,更好地为市民共享出行提供保障。
“汽车尾气是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鼓励城市打车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措施。下一步应建立统计模型,科学、准确、系统地评价打车出行的碳损害,促进打车行业的社会价值认同。同时,培育鼓励叫车平台做大做强,为城市“双碳”战略贡献力量。”
此外,去年,王金富专员密切关注“换电”代替“充电”的产业迭代。今年他又打来电话,提交了《关于推动电动两轮车离电视换电业规范有序发展的建议》。
除上述建议外,他还带来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搭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助力“专精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充分发挥特色商业街区在城市对外形象展示中的重要窗口作用、加强燃气安全监管、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反腐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