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工作日,但在北京延庆区张山营镇万科石京龙滑雪场,仍有许多滑雪者穿梭在积雪的道路上。李伟带着两个学生“画”着蜿蜒的曲线飞下来,不时溅起雪花。
“我现在是北京延庆海拓农民滑雪队的一员,也是一名具有国家和国际职业资格的滑雪教练和滑冰教练。”介绍自己的时候,李伟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在他的面前,李伟穿着一身红色的雪服,雪镜、滑雪板等装备都全副武装,而他的手臂上还戴着写着“教练”二字的臂章。很难与煤气公司技术员、社工、环卫卡车司机等职业联系起来,这些都是他参加冰雪运动前的身份。
五年前,“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让李伟进入滑雪行业。随着冬奥会的到来,北京延庆海拓农民滑雪队应运而生。据了解,这个滑雪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农民。通过参加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技能培训,30余人获得了专业机构认可的资格证书,成为滑雪教练、裁判员、运动员,吃上了“冰雪饭”。“未来在延庆,冰雪产业一定是热点。掌握了冰雪技能,就业机会会更多。”李薇说。
北京市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冬奥世界公园培训办主任董燕燕介绍,2018年5月,延庆区启动“五年十万人培训”活动,围绕保障冬奥服务、促进劳动力优质高效就业,深挖“冰雪”岗位,对标冬奥服务标准, 并针对制冰机、滑雪教练、无人机驾驶员等83个新职业(工种)制定培训标准和补贴标准,以吸引更多人。
一年前,延庆区康庄镇东红寺村的赵兵是厨房里忙碌的细木工。他喜欢运动。他第一次爱上了滑雪。赵冰从零基础开始,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熟练运用了平行、犁地、大转弯、小转弯等滑雪动作,然后在一级路、中道、高路上一气呵成地滑行。2021年,赵冰成功获得中国、瑞典认证的瑞士滑雪学校儿童教练证书、国家认证社会体育指导员五级(滑雪)证书,成为万科石京龙滑雪场滑雪教练。这个雪季,他至少能赚3万元。
50岁的王为民依靠冰铸技术开启了新事业的大门。过去,作为一名挖掘机司机,王为民收入不稳定,处于“有活干,没活休息”的状态。听说延庆组织了滑冰运动员免费训练,王为民报名了。学习制冰理论和设施设备维护半年后,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成功申请到延庆梦幻起源滑冰馆成为一名冰上“美容师”。
“奥运会的开幕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的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冰雪运动建设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制冰机、轨道喷雾器、山地雪场救援保障等一批新兴职业。”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丁建明介绍,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北京赛区首钢跳台填补了国内相关运动设施的空白,新建的冰雪运动设施为培育新职业提供了土壤。
张家口也在发展整个冰雪产业链,比如研发;冰雪运动器材、体育旅游、教育培训、赛事服务的制造和销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崇礼每5个人中就有1人从事与冰雪相关的工作,有3万多人直接或间接进入冰雪行业和旅游行业,成为了‘雪中饭碗’,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表示,2022年,张家口将重点实施休闲消费载体升级工程,积极引进一批连锁店、特色餐厅,大力推广奥运特许产品和冬奥美食崇拜菜单,加快发展特色民宿、特色餐厅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确保群众有收入、有就业、有财富,让手中的“雪饭碗”不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