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吉林19日是春运出行高峰的第三天,位于吉林市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供电段更加繁忙。这里是负责沿线供电的“大脑”,八位“90后”女调度员让它运转顺畅。
1992年出生的王思涵负责“应急服务台”,这是她参加的第五次春运高峰。在24小时值班期间,她应该仔细盯着屏幕,屏幕上显示着3800多公里电力通过线路的运行情况。信号指示、售票系统、车站生产活动都需要电源。
吉林省设有三个铁路供电段,管辖姬神、昌图、拉滨等26条业务线,覆盖全省一半以上。去年,女调度员共同组织了1100多项建设和400多项应急处理。
“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是我们并肩作战的时候了。”异常会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故障信息分析、信息传递、风险判断、应急抢修、报告形成等步骤,几乎都要同时进行。
王思涵电力调度远程系统可用于远程操作,并尝试“远程抢修”。她可以通过过电压、电流变化等数值来判断异常原因,从而提前节省维修时间,减少对行车的影响。
石玉玺,同龄,负责“电站”。在她的电脑屏幕上,所有排列整齐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都在监控之下。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对铁路系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春防扁担,夏防洪水,秋防大风,冬防大雪”是她的工作重点。
从2017年开始,这个团队就一直在一起工作,相互合作形成了默契。出生于1990年的宋,由于相互熟悉:其中8人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同一专业,7人是同班同学。几年来,他们成了妻子和母亲,但他们多年来一直无法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
“我们夫妻五个人都是铁路职工,聚少离多很正常。我们分工不同,但作为铁路人,我们都明白自己的责任。”宋对说道。
根据供电科提供的数据,这个“妇女小组”承担了原有102名配电值班员的工作量,进一步优化了作业质量。